同好奇的不止她一个。
廖星和廖云姐弟也好奇。
刘翠华和李慕珍的孩子也好奇。然而除了杜春分本人没人知道。
周三的饭格简单,主食窝窝头,汤是海带和千张切成细丝煮的汤。菜是黄瓜炒蛋。
李慕珍担心油用光了。
杜春分有计划,打算买肉熬油。
孰料第二天副食厂就从安东拉一头猪。
杜春分把猪大骨、脊椎、下水包圆,又把这个月的肉票全换成肥肉。
副食厂的小斗车大半车,起的早的孩子看到那多,纷纷惊呼“加餐”。
杜春分赶紧提醒们,没排骨,只是脊骨,肉不多。
脊骨跟大骨头一样不要票,上面的肉然被挑的很干净。
猪肉难买,哪怕是肉沫,在食堂吃的学生们也很高兴。
杜春分到学校,就把脊骨剁成很小很小的块煮汤。学生多,骨头,她就把大海带切成块放进去。素菜是用熬油的锅炒的豇豆。
饭后,李慕珍注意到下水和棒骨没收拾。
四点左右,杜春分收拾下水。
学校关门前,她把炉子封上,棒骨和下水放炉子上慢煨一夜,第二天下水切成丝,又是道荤菜。素菜是凉拌黄瓜。
一周的后一天,杜春分也没糊弄。用一点白面洗一块面筋,然后用面水煮面筋汤,放点海带丝和千张丝。荤菜就是猪油渣炖白菜。
虽然没有正经的肉,可猪油渣好吃,学生们再一次吃的晚上不想吃东西。
傍晚,廖吃饭,廖星和廖云姐弟俩只喝小米粥不筷子。江凤仪想笑又想生气,“就不该让你们去食堂吃。”
廖政委不禁看她:“我怎听说你今天也去了?”
江凤仪欲盖弥彰地说:“吃饭!吃完饭再说。”
廖政委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一件事,“白菜比酸菜便宜,这个小杜不过几天带人腌几缸酸菜吧。”
杜春分暂时没这个打算。
工作的时候她很认真,周末休息就不再想食堂的事。
周末上午,邵耀宗在看孩子,杜春分又上山弄一颗枯树,下午在做甜辣黄瓜。再不做黄瓜季节就过去了。
八月的后一个周日,她又弄一棵树。
厨房塞满木柴,往堂屋火炉旁边放了,杜春分停。
邵耀宗跟战友调班,周末该值班调到其时间。
要搁以往,肯定有人不乐意。
半个月而已,杜春分的厨艺传遍军区,不人想给孩子改善伙食,或者人探亲,就去食堂买菜。没有一次让们失望,们也希望邵耀宗能帮杜春分分担一些。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杜春分没打算上山,蔡母却一大早喊杜春分。
蔡母闲不下,孩子睡着,姜玲看着,她就上山捡柴,留冬天扔烤炉。
以前的人没东西吃,经常要下地下河上树上山。
蔡母过日子,没弄野菜,因此认识很多野蘑菇。她怕山上有野猪,想找个人陪她。思想去,杜春分合适。
杜春分的格直直去,两口子双职工不差钱,不跟她抢东西,也不在背后说她坏话。
然而两人就捡一天。
九月十二日再去,发现很多地方被踩的不成样子。
蔡母气大骂:“肯定是陈月娥那个贱人!祸害成这样,明年就绝种了。”说着话心疼的把翻出的根埋回去。
杜春分料到了,因为那天她们捡的太多,一人一大筐。
陈月娥一伙人整天盯着她,肯定忍不住羡慕嫉妒,继而跟鬼子进村一样扫『荡』干净,让她没吃。
“检点柴回去?”
蔡母用小棍把地面摊平,道:“检点柴——”看到不远处的东西,“别捡柴,捡这个东西。”搂到杜春分面前,“这个是从松树上掉下的。松树油多,这个特好烧。”
杜春分拿起看一下,形很奇怪,有的地方还脱落了,『露』出褐『色』的东西,“这是——”顿时福至心灵,“这东西可以吃。”
“这东西可以吃?”蔡母好奇。
杜春分想说十多年前,对岸打仗,她爷帮忙送粮食,这边的乡给她爷一兜子,她天天当瓜子嗑了吃。
“大娘,这面是松子。”
蔡母点头:“我知道松子。”指着脱落的地方,“这肯定是松鼠啃的。”
杜春分拿出一个,上用力捏开,小小的果仁出现在中。
蔡母不明所以。
杜春分示意她吃下去。
蔡母毫不犹豫地放嘴。
杜春分绝不可能害她,不为别的,就凭她有几个孩子。
“哎,真可以吃?”
杜春分:“婶子,改捡这个。你跟姜玲带着套剥开,用我的大铁锅炒。我炒,咱们两一人一半。”
蔡母一直不知道这东西可以吃。杜春分比她力气大,肯定比她背的多。听杜春分的意思跟瓜子一样,不炒的话可以吃,但不好吃。俩人平均分,蔡母总觉占她便宜。
蔡母想到儿媳『妇』说的话,邵耀宗是她儿子领导,杜春分是领导爱人,不能占人便宜。
“你人多,咱四六分吧。你要是不愿意,我不要全给你。”
炒松子是力气活,当年她爷跟她『奶』换着炒,炒一锅累一身汗。
思及此,杜春分道:“行。我们多捡点。部队那边肯定有粗砂,到时候我买点。这个你就别跟我争了。”
不用花钱,蔡母乐意,别看脚小走路晃晃悠悠,腿很利落,捡的跟杜春分一样快。
下山路不平整,杜春分在后面帮她扶着。
蔡母背的很轻松,有工夫跟她聊天:“小杜,你说这山上有没有山核桃?”
“可能往去。”
蔡母可惜她年龄大,不能往跑。
“那你去看看。我听人说吃啥补啥。你那个平平和安安还不如小美机灵,可好好补补。不然啊,将甜儿和小美考上大学,她俩没考上,你养再好,人也说你是恶毒后娘。她们的亲娘后悔了,几句话就能把孩子哄走。”
杜春分很意,太太懂真多。
“哄不走。”
蔡母摇了摇头:“没有对比肯定哄不走。就怕有对比。一个坐办公室,一个跟你一样辛苦做饭。时间长了,亲生儿女心也有疙瘩。人都是这样。我那几个儿子,当年要谁当兵谁都不去。还说小石头爹有出息,们也不羡慕。
“现在小石头爹只是个副营长,不知道哪天就回,我那几个儿子三天两头写信要看我。我有啥好看的?以前天天住一块。还不是惦记兄弟的东西。”
杜春分挑眉,太太原真懂啊。
“你不该跟我说。你跟姜玲说。”杜春分补一句,“姜玲要知道你这样想,肯定把你当成亲娘。”
蔡母嗤笑一声:“咋可能,人有个的娘。不过姜玲也是个好闺女,每周都买条鱼,她吃多就给我盛多。”
杜春分:“姜玲是很实在。我给她送两次鸡肉,天天要给我看孩子。”
这事蔡母知道,不由地停下,“山上好像有野鸡。我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你咋不打?”
“没带弹弓啊。”
蔡母想到她们的目的是捡蘑菇。
可惜被那个坏痞子祸害了。
再想捡只能等下次雨后。
“下午还去不去捡这个松子?”
杜春分:“你不累咱就去看看。”
蔡母不累,她这个岁数赶上收获季节能割一天小麦。
俩人没去太早。
两点多上山,蔡母在半山腰捡松塔,杜春分往跑。结果不光捡到山核桃,还捡到掉落的板栗。
杜春分背着满满一筐跟蔡母汇合。
蔡母看到板栗壳上的『毛』刺,又想到面还有一层『毛』皮,她没本事收拾。姜玲买菜做饭洗衣服,抽空弄还不够一人塞牙缝。又想想要不是杜春分跟着她,她也不敢往山上,直言板栗和核桃归杜春分。
杜春分怕几个孩子把核桃当弹珠扔着玩,就把东西放姜玲中。反正新鲜的板栗能放好些日子,不着急收拾。
陈月娥瞄着杜春分,发现东西往姜玲送,顿时不羡慕。以己度人,肯定不是好东西,否则杜春分怎舍给别人。
邵耀宗很好奇,“你跟婶子忙一天,忙的东西呢?”
“先放她,她厨房空。”
邵耀宗不禁说:“还不是你弄太多木柴。我觉够咱们烧一冬。”
杜春分想说,正好,不用再买煤。不过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八月下旬她给张大姐去了一封信,算着时间农历中秋前能收到。不出意下周能收到她的回信。
杜春分问:“邵耀宗,说正事。这几个月你没往寄钱,你爹娘要是确定你真的,不部队闹?”
邵耀宗心中一突,“们那大年龄,部队?”
“以前没去看过你,是你定时寄钱回去。”
邵耀宗烦的挠头,“那,怎办?”
“们能找到这儿吧?”
邵耀宗想了想,又往四周看看,山高林密,“不一定。”
“拍电报让你去安东接们,去还是不去?”
邵耀宗想去,眼角余光看到四个孩子从面跑进,其中平平和安安大变样,不过半年时间,还长高一点,顿时犹豫起。
杜春分的眼珠一转,好现象啊。
“先别去?”杜春分试探着说:“平平和安安太小,不记事,过半年她俩忘了你爹娘的种种不好再去?”
邵耀宗不想再看到俩闺女怕。
这辈子对爹娘问心无愧,却亏欠孩子很多。
好半晌,杜春分有点不耐烦想催,听到邵耀宗说:“找不着我,们有钱,个回去。”
杜春分心乐简直想拍腿。
“可不许心软。”
邵耀宗摇了摇头,“不了。”
为了孩子也不敢。
每当杜春分提一次邵耀宗的爹娘,邵耀宗总是又期待又担忧。期待爹娘的到,说明心还有。担心爹娘为了钱闹。
然而这些期待和担忧全变成了失望。
阳历九月十六,邵耀宗替杜春分收到张连芳的信。
杜春分让邵耀宗帮她看。张连芳的信中提到了爹娘。李庆德是公安,偶尔办案经过,亲眼看到爹娘身体很好,精也很好。
张连芳还在信中让杜春分转告邵耀宗,不用担心。说句夸张的话,俩小年轻不见能活过那两口。
邵耀宗可以不信杜春分,因为她不喜欢她爹娘,还有点私心。但无法怀疑张连芳和李庆德。俩人知道在乎爹娘,爹娘病了或怎了,不可能瞒着。
“信写的啥?”杜春分问。
邵耀宗又看一眼,“都挺好。领导挺照顾你徒弟二壮,也很好。”
“领导敢不照顾吗。”
邵耀宗听糊涂了,“欠你情?”
“我跟说我二婚丈夫是军官。”
部队虽管不到地方,但滨海也有驻军。滨海的军官当中要是有邵耀宗的战友,邵耀宗一个电报过去——我的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战友找到地方『政府』,滨海『政府』肯定不介意给一个面子。
邵耀宗想通其中关键:“你真狐假虎威。”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邵耀宗噎住,又不能跟她上纲上线。杜春分不是利用欺负人,而是保。
“拿好!”
邵耀宗把信往她怀一拍就往走。
“干嘛去?”
白天一日比一日短,邵耀宗从部队回,太阳已经落山。
看一儿信,天快黑的看不见路,“找甜儿她们回。”
杜春分朝西边努努嘴,“顺便把姜玲剥的东西都拿过。我明天早上做。”
粗砂和小石子准备好,有锅有柴,就等剥开的松子和板栗。
邵耀宗没吃过松子和板栗,可杜春分既然敢给孩子吃,指定没问题。
“天天上班做饭,你不累吗?”
食堂的饭跟饭店相比轻松多了。
蒸窝头不需要她,切菜烧火打扫卫生不需要她,她只需要做。
起初一周不重样,杜春分是担心学生们吃腻了。
不知道们真喜欢,还是的长辈告诉们肉有营养。猪肉限购,让杜春分三天两头做也做不出。所以很多学生向杜春分提议,每六天两次鱼丸汤两次酸菜鱼。
今天做的便是鱼丸汤。不过面不是白菜,而是切成片的萝卜。
副食厂虽然没猪肉,但们每天都去安东县。杜春分今儿下班路过副食厂,请职工帮她买几根大骨头和一副猪下水,明天吃猪杂汤。素菜就是炒白菜。
这顿饭简单,明天不太累,杜春分道:“明天还行。”
“那你做吧。”
倦鸟已归巢,孩子们还不知道回。
邵耀宗揪住甜儿的小耳朵。
甜儿疼的吸溜嘴,连声保证,“回,回。”让邵耀宗松开。
邵耀宗压根没使劲,所以一松,不记打的甜儿拐去姜玲身后。
拎起两袋子,邵耀宗边往走边说:“我叫你娘。”
“告状精!”甜儿赶忙把拨浪鼓,布虎还给姜玲,迈开小腿追上去,抓住邵耀宗的,威胁:“不许说!”
邵耀宗:“走不走?”
“走就走!”
甜儿跑到门口就喊:“娘,爹贪玩,不愿回,管管爹!”
邵耀宗无语。
姜玲等人想笑。
蔡母不禁说:“甜儿真厉害。以后也不知道谁敢娶。”
姜玲顺嘴说道:“厉害的人。”
蔡母被儿媳『妇』堵说不出话。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个理。有这厉害的姑娘,肯定也有这厉害的后生。
甜儿见她娘跟没听见一样,不依:“娘,管管爹!”
杜春分瞥她一眼:“我让你爹去找你。管啥?”
“啊?”小孩惊了一下,转身跑出厨房往堂屋钻。
邵耀宗随后进:“这些东西放哪儿?”
买床的时候邵耀宗又买个大橱柜,放在厨房。
厨房原本就有木柴,加一个橱柜,塞严严实实。万一着火,就们厨房的东西,能把这一排房子点着。
杜春分:“扎上口,横着放橱柜上面。”
邵耀宗部队食堂饭菜盐重,杜春分母女五人中午吃的好。所以晚饭也没再做浓油赤酱的菜。一锅青菜鸡蛋面。
一人中午不回,早晚吃的简单,以至于鸡蛋还有剩余。
杜春分今天吃了几个鱼头,她觉营养够了,就打五个鸡蛋——四个孩子加邵耀宗。
邵耀宗的鸡蛋咬一口,发现杜春分碗只有青菜和面,顿时吃不下去。
用筷子拨开咬的地方,剩下的送杜春分碗。
杜春分愣住。
邵耀宗不在然地干咳一声:“你忙,多吃点。”
杜春分想笑又意,邵耀宗这个愚孝的也知道疼人,“给你打的。”说话间还给,“今天做鱼丸剩的鱼头和鱼皮都让我们几个吃了。”
邵耀宗想起以前,们做鱼丸,煮汤的鱼头和鱼皮都是和杜春分吃。食堂人多,鱼头多,那,杜春分说的是实话。
“以后留给她们吃吧。”
甜儿抬起头。
杜春分:“你爹说,以后的那份鸡蛋留给你们吃。你爹好不好?”
甜儿把嘴的面条咽下去:“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