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后, 利国。
杨姝抱着相机走上街角的一栋二层楼,木质楼梯, 踩上去吱吱呀呀的响。
她边走边从包里拿钥匙,没看到旁边站着的人。
砰的一下,她撞了上去,钥匙掉在了地上。
“i’ sorry are you ok?” (对不起,你没事儿吧?)
一口流利的英音,杨姝听出了他的声音,是住她隔壁的英国男记者丹尼尔。
深褐色头发,蓝绿色眼睛,是典型的西方人长相。
丹尼尔捡起钥匙递给她,杨姝感觉二人距离有些近, 本能地往后撤了一步。
“you got dirt on your face did you fell? is everythg ok?” (你脸上有点灰, 是不是摔倒了?还好吗?)
丹尼尔急切的声音传来, 并从口袋里拿出纸巾。
杨姝摇摇头,回复:“i039 ok thank you for askg i need to go” (挺好的,谢谢你的关心,我得走了。)
她接过纸巾, 道了声谢, 径直去了自己房间。
刚开门,袁薇薇就看到她脸上的土, 焦急地问:“学姐怎么了?没事儿吧?”
“没事儿, 刚拍了几张照片, 又去给车加了油, 可能蹭到脸上点黑,我去洗洗。”
她说完往洗手间走。
利国现在战争不断,物资紧缺, 杨姝有辆二手的汽车,但因为没有加油站,都得人工加油。
袁薇薇跟着杨姝走到洗手间,说:“学姐,你怎么不让隔壁的丹尼尔帮你加?”
杨姝用香皂洗完脸,随意擦干:“自己能做的为什么让别人帮你做。”
袁薇薇嘟嘟嘴,说:“好吧。”
她比杨姝小六岁,大学毕业,刚进电视台,半年前被派来利国做杨姝助理。
“可是我看那个丹尼尔每次见你都盯上好半天,他肯定喜欢你,”袁薇薇感叹,“不过学姐你长得这么好看,他不喜欢你才不正常呢!”
杨姝挂好毛巾:“少嘴贫,让你整理的报道怎么样了?”
“早就整理好了,按你的要求,检查了三遍。”
检查三遍这个原则,是杨姝对袁薇薇唯一的要求。
不管做什么事,最后一定要检查三遍。袁薇薇发现自己出错的概率一下降低了很多,但是每次检查三遍,也让她累得够呛。
她来利国之前听说过杨姝,当时对杨姝的了解仅限于各种奖杯和明星一样的美貌。
可是真的来了,她才发现,杨姝做事的态度更让她佩服。
虽然是女性,但是在火力冲突的地方时,一点也不会退缩,临危不惧,就她来的这半年,杨姝就拍到了不少珍贵的照片,还在最前线做过直播报道。
“学姐,你每天这样高强度工作,累不累啊?我都要累死了,”袁薇薇往床上一摊,“人生为什么这么难啊……”
杨姝没看她,淡淡说了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下一秒,袁薇薇蹭的一下起身,凑到杨姝跟前,仔细端详:“学姐,不是我幻听吧。”
“怎么了?”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你说这种鸡汤类的话诶,我得记下来。”
杨姝刚才是脱口而出,现在才回过味来,若不在意地说了句:“不是我说的。”
“那是谁啊?”
片刻,杨姝才开口:“没谁。”
袁薇薇认识杨姝到现在,从未见过她说起自己的私人事情,唯一一次是杨姝喝醉了,一直喊着一个名字,好像是chen j。
除此之外,杨姝从未提及任何一个字。
这让袁薇薇十分好奇那个chen j究竟是何许人也。
“学姐,”袁薇薇凑到杨姝跟前,“你跟我说说呗,你上次醉酒后一直叫的那个人是谁啊?”
“是不是说这话的人啊?”
“是不是你之前的男朋友?”
“他什么样啊?”
杨姝正看着笔记本上的报道,进行最后的矫正,听了袁薇薇的一连串问话,扫来一个淡淡的眼神。
袁薇薇一秒就怂:“…我错了…我不该问……”
正午的阳光很烈,很是刺眼,杨姝眯眼看了看窗外。
第一次遇到陈劲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
“国旗。”
袁薇薇刚要走,就听到杨姝开口,她没听清,问了句:“什么?”
“你不是问我他什么样吗,”杨姝收回目光,抬头看着袁薇薇说,“国旗,他给我的感觉是国旗。”
袁薇薇表示,听不懂……
杨姝说完,接着看笔记本电脑去了,只是这次怎么都集中不了精神了。
她闭上眼,捏了捏眉心,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烟盒。
那是当地最普通的烟,后劲儿很大,味道很烈,杨姝非常喜欢。
烟瘾是从什么时候正式回来的呢?
应该是刚从云南回到江城那会儿,她的枪伤刚好,耳朵听力渐渐好转,但是总是无端烦躁。
也是那会儿,她的烟瘾回来了。
而且,这次她只喜欢浓烈的烟,越呛人越喜欢。
当天下午,最新消息传来,恐怖组织和政府军即将在明天发生交战,位置在距离此处车程四小时的城市——苏尔。
为了到最前线去采访,必须今晚赶过去。
杨姝和丹尼尔以及另外两个美国记者商量,临时租了一辆大巴,并且找了一个当地人做向导和司机。
这次交战将是几年来最大的一次,如果政府军获胜,恐怖组织可能会选择停战,那么利国的人民也有希望迎来暂时的和平。
袁薇薇一上车就睡了,杨姝则十分清醒。
不知道是不是白天想起了往事的原因,她感觉心情有些不平稳。
丹尼尔递给她一瓶水,杨姝接过道了谢。
“i heard your ears were jured before” (我听说你耳朵受过伤。)
“it’s gettg better” (现在好多了。)
“you are the
avest journalist i’ve seen” (你是我见过最勇敢的记者。)
丹尼尔是个有些害羞的人:“i wonder if we uld ntue to be friends when the war is over” (我在想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做朋友。)
即使再麻木的人,也能听出丹尼尔这话里的意思。
这次交战之后,可能战事会告一段落,那么记者也都会回到自己的国家,所以丹尼尔选择现在对杨姝说这些话。
窗外传来一阵摩托车的声音,很大,杨姝看过去,是那种越野四轮摩托。
那一刻,杨姝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击打了一下似的,疼。
“i’ sorry daniel y heart belongs to soone else” (抱歉丹尼尔,我已心有所属。)
简单一句话,丹尼尔瞬间明白。
其实在问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被拒的准备。
“it’s okay, i know you’re gog to say no ” (没关系,我猜到你会拒绝的。)
丹尼尔声音低落了一下,随即挤出一个笑:“whoever has your heart is one cky guy” (那个拥有你心意的男人很幸运。)
杨姝微微一笑,没再开口。
他们赶到苏尔的时候,战火刚起。
凌晨的利国,照亮大地的不是朝阳,而是炮弹。
群众已经撤离了大部分,杨姝带着袁薇薇往城市中走去。
但她们被政府军士兵告知,前面是武力交锋区,往前走会很危险。
杨姝还是决定前往,她对袁薇薇说:“你可以跟以前一样,留在这儿等我。”
袁薇薇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看着杨姝坚定的眼神,竟回了句:“学姐,这次我跟你一起去。”
杨姝拿出相机,拍下了街边的废墟,天空中的阴霾,以及残缺不全的躯体。
最后她们到了一处楼顶,视野开阔。
天边露出红光,太阳要出来了。
有战机从头顶飞过,袁薇薇从未见过这种情形,抱着头,忍着眼泪。
“拿相机架,准备拍摄。”杨姝依旧冷静。
袁薇薇虽然紧张,但还是配合得很好,只是双手一直发抖。
杨姝看到她颤抖的手,上前握住:“薇薇看着我。”
袁薇薇抬头,看向杨姝的眼睛,竟一下平静了许多。
“你可以的。”
“嗯。”
之后袁薇薇配合杨姝完成了一段录像报道。
可是就在她们收拾好设备准备下去的时候,一架战机贴着头顶飞过来,往她们旁边的空地投放了炸弹。
瞬间轰隆声响起,杨姝和袁薇薇抱在一起趴在地上。
无数碎石砸在身上,烟尘弥漫。
杨姝再次醒来的时候是在战地医院,医生告诉她,左腿受伤,还不能动。
她问医生跟她一起的女孩儿怎么样了,医生说自己也是刚到战地医院,并不知道伤员的具体情况。
后来杨姝联系国内才知道,袁薇薇被送到了另一个战地医院点,一切都好。
那天之后,她无法进行报道,不得不回到国内。
不过好消息是,政府军最终取得胜利,利国人民迎来了和平时期。
回到国内后的杨姝,第一要务就是养伤。
在江城休养了几天之后,杨姝的腿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行走了。
杨诗云偶尔来看望她,母女简单说几句话,虽然不亲密,但也很少像以前一样吵起来了。
杨姝在利国最后拍摄的这段视频,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国内外的轩然大波。
大家感叹战争的残酷时,更加惊叹的是中国有这样一名英勇美丽、沉着冷静女战地记者。
一时间,杨姝的微博和其他社交平台上,粉丝量增长迅猛。
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年轻人才应该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因为杨姝的原因,贺钟明主编的报社一举成为了全国瞩目的大报社,许多作家教授都表示愿意和他们报社合作。
贺钟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他问杨姝将来打算的时候,杨姝只说:“我打算接着做守护专栏。”
贺钟明听了,脸色一变,没说什么。
两年前,杨姝从云南回来,守护这个专栏就暂停了,后来杨姝就申请去了利国。
个中原因,他也听到了一些。
“他当年那样做,应该也是怕耽误你……”贺钟明说到一半停了下来,他知道不好劝,没再说什么,只叹了口气。
晚上回到家,杨姝翻出了和陈劲的聊天记录,还是一年前的时间。
当时陈劲伤得很重,一天之内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
她伤好了之后去看他,才知道他转院了。
那之后杨姝怎么都找不到他了。
她问遍了所有可能知情的人,最后还是方局告诉她,是陈劲的家人来把他接走的,转去哪儿谁也没告诉,就连方局也不知道。
后来杨姝回想她最后一次见到陈劲的场景,是在重症监护室外,男人躺在病床上,各种冰冷机械在他周围,医生护士围着他,神情严肃。
如果知道那之后陈劲要转院,杨姝说什么都不肯离去,会一直守在外面。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杨姝是在陈劲转院后的一个星期见到给陈劲做手术的医生的,从医生那里她才得知,陈劲做了开颅手术,术后昏迷,苏醒的概率不超过百分之十。
杨姝给陈劲发过很多信息,但都石沉大海。
现在屏幕上是她给陈劲发的最后一条。
【陈劲,从今天起我不再给你发信息了,等你醒了,自己来找我吧。】
我等你,会一直等你。
等你回来。
那之后,杨姝就真的没再给陈劲发过任何信息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姝回忆起来,总觉得林云的一切似乎都是一场梦而已。
是梦就总会有醒的一天。
杨姝晃晃脑袋,她不想再去回忆了。
翌日,杨姝买了最早一班去林云的飞机,下了飞机,租了辆车。
她刚上车,手机上就来了一条信息,是宁宁。
那年宁宁被救,之后被北京一个家庭收养,现在在读初中。
宁宁有任何学习的消息都会告诉杨姝,杨姝也会认真回复。
宁宁:【姐姐,今天的物理课堂测验,我得了满分,虽然满分有很多,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物理真的好难呀!】
杨姝:【宁宁真厉害,加油,你可以的。】
宁宁:【谢谢姐姐!我会努力的!我想好了,将来也要做记者!】
杨姝笑笑:【好,你一定行的。】
杨姝收了手机,欣慰一笑,她是真的为宁宁高兴,那样美好单纯的小姑娘,值得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之后,杨姝发动引擎,一直往郊区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