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视频)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视频)(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我后期像被夺舍了。”

“我只是抑制了本性罢了。”

字字句句,都是对自己的抨击。

李隆基边念边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地烫人。

真丢人。

想了想,他觉得不对劲,什么叫抑制本性?他是一个好皇帝,他本性才不坏!天幕说的不对,他还能不了解他自己吗?

左看看右瞧瞧,李隆基又把最后一句话给划掉了。

接着,他又拿起朱笔,在这些话旁写了大大的批注,这是力求能让文武百官都看到的大字。

严令禁止外戚专权。

李隆基将这张满满当当的字递给高力士:“拿去张贴在朕的卧室,朕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避免祸事发生。”

“文武百官也尽可监督朕,朕若有不当之举,大可直言上谏。”

高力士是一个有眼力见儿的,李隆基话音刚落,他将手里李隆基写的大字平铺举起,展示给众人观看。

李隆基此番行为还是能得百官之心的,毕竟天幕所说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年初发生的事情来看,李隆基对待外戚专权的态度是绝不姑息的。

就说当朝乱棍打死连襟来维护自己手底下臣子的尊严,这行为就使百官心里极熨帖了。

更何况现在的陛下更是直言,让他们做臣子的时时监督。

想必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了,陛下断然不会再做出天幕说的那些事情。

天幕不会因为弹幕就改变是视频走向,神音又将话题扯到了姚崇的身上。

【在整顿吏治之后,姚崇要激发官场活力。他采取了两个举措,第一个是让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相互流动起来。】

【地方的官员大多是在政治中心中参与斗争的失败者,或者是平平无奇没有能力的人。斗争的失败者大多愤懑抑郁,能振作起来处理政务的还是在少数,这就形成了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这现象并非国家长治久安的长久之相,我们将中央比喻成心脏,那么地方就是支撑起心脏的支柱,只有国都繁华这是虚假繁华,姚崇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提出,将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进行交换。】

【此制度一出,给了地方官员走向中央的一条道路,于是那些本来在地方摆烂的地方官儿卯足了劲,不需鞭策就努力工作,而那些本就有能力的中央官员,被调到了地方之后,更是时时刻刻鞭策自己,能早一天干出功绩便早一天,绝不拖拉。】

弹幕议论纷纷。

天幕之上出现胡萝卜遛驴的画面,一老叟稳稳坐在驴身上,手上拿着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条细绳,绳子上

有挂钩,挂钩勾住了一根胡萝卜。

胡萝卜上配文:中央职位。

弹幕笑成一片。

【怎么会那么形象,博主究竟从哪里找到的画面。】

【他们被迫卷起来了,乐。】

【哈哈哈哈,脑子里有画面了,已经能想象到中央官员被分配到地方之后气急败坏但是还是得好好工作的样子了。】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啊,只有业绩好才能去中央哦。】

【这招真的很妙啊,这样很大程度能激发官吏的积极性。】

【现在在学校和职场被迫内卷的我,看到古人也在被迫内卷,真的会很开心,可能这就是人性吧哈哈哈哈。】

【说真的,我有个疑问,那如果真的有人认清自己资质真的很平庸,然后在地方就彻底摆烂怎么办呢?】

【追住前面别跑,这就是我工作的状态。】

天幕一句话,给宣政殿前的人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隆基转头和姚崇视线遥遥相对。

摆烂就是不干活的意思对吧?

他们理解的没有问题吧?

二人都从对方的目光之中看出了对方的意思,这条例还不够严谨,还得细化!

李隆基越写越起劲,一双眼睛闪着兴奋的光。

他迫不及待抓住脑海里的灵感,一丝都没有放过。

自从给姜皎降职,看到姜皎整日勤勤恳恳处理政事的模样,他心里就格外快乐。在陆陆续续将几个德不配位的官员降职之后,这样的快乐却逐渐淡退了几分。

但天幕给了他新方法新思路。

都不要摆烂,朕过的胆战心惊,你们也要跟朕一起。朕每日被政务折磨,你们也不可以闲着,都卷起来!

来吧,互相伤害吧。

姚崇这样大臣在后世已然有许多人不知道,更莫要提那些小官吏了。

想来靠天幕神音之言背刺小官吏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无妨,他李隆基英明神武,不会让任何一个官员尸位素餐!

一个个嘴巴都知道放在他的身上,让他们也尝尝日日面对处理不完的政务的辛苦。

接着两个人埋头动笔刷刷些了起来。

天幕提供完善朝堂吏治的新思路,记下来。

李隆基和姚崇是打起了精神,苦的是下头意欲摸鱼或者是正在摸鱼的官员们。

但宣政殿前,天子身边,他们不敢有一丝抱怨,只能在心里叫苦连天。

如果心声可以外放,那么宣政殿前已然是哀嚎遍野。

但他们不敢怒,不敢言,他们心里委屈,但是只能憋着。

他们不仅仅憋着,还得在白纸上写下。

“被分配到地方之后气急败坏但是还是得好好工作。”

“撸起袖子加油干啊,只有业绩好才能去中央哦。”

“这招真的很妙,很大程度能激发官吏的积极性。”

不仅仅于此,为防止陛下心血来潮下来转一圈儿,或者是在天幕结束之后将这纸全部收走,他们须得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臣虽资质愚钝,但仍不可懈怠,需勤勉理政。

顺便不忘拉踩同僚:臣与那等尸位素餐之辈不同!

最后总结升华:臣一心向国家,一心向百姓,一心向陛下!

甚至有些大臣更是将仕途走宽了,另起一张纸长篇大论总结自己的此前的不足,在其后附上改正的方法,最后言辞恳切:请陛下监督!

糟心,真是太糟心了,通篇写下的字没有一个是出自于自己的本愿。

但无法,陛下已然带头在白纸上检讨了自己,上行下效,他们做臣子的怎能不紧跟陛下的步伐?

有些大臣路走地更宽,在

众人困惑不解的视线下走到李隆基的面前,将手里墨迹未干的“检讨书”递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朗声道:“陛下已然带头,臣不敢不三省吾身,请陛下及诸位同僚监督!”

李隆基拿过一看,龙心大悦,这不就是打瞌睡有人来递枕头吗?他拍着大腿高声赞好,接着起身要诸位大臣们以此人为榜样。

众人愤愤,却只能说出附和之话。

谁会反对,谁能反对,谁敢反对?

反对他就是反对陛下,更遑论这是利于吏治之事,他们心里不愿也只能叫好。

于是乎,一股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的自省之风在此时已经冒出了苗头,此后由中央刮向了地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百官们不愿被外放出去,和唐朝一向是重视中央官吏,轻视地方官儿的风气也有关系,举个例子。李隆基在位时期有个人叫倪若水,在中央官至尚书右丞。中央和地方官员流通的政策颁布下去之后不久,他就被外放到了汴州当刺史。汴州刺史是三品官儿,倪若水这算是升官了,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李隆基眉毛一扬:“倪若水,这是对朕发布的政令不满吗?”

姚崇听出了李隆基的不满,在心里为曾经的同事默哀。

张说也听出来了,在心里哦吼。

天幕将此等小事都扒出来是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与此同时的汴州城。

倪若水先前就是中央的核心官员,天幕一出,那“究竟谁才是贤相”的字眼牢牢抓住了他的眼球。

自来到汴州,他勤勉执政,不断颁布利民政策,只盼望有一日陛下看到他的功绩,将他召回长安。

此时天幕之上的“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又抓住了他的眼球。

倪若水有些担心,陛下该不会怀疑我对此政令有所不满吧?

某种程度上来说,此刻的倪若水是和他心心念念的陛下心意相通的。

【戏剧性的是什么呢,当时正好有个地方官儿也是因为这个地方与中央官员流通的诏令,被调到长安去了。这人叫班景倩。】

宣政殿前,大理寺少卿班景倩捂住了脸。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真是要命,这宰相的盘点怎么还牵扯上他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真是要命。

众人目光齐齐汇聚到班景倩身上。

班景倩没有从没如此瞩目过,班景倩惶恐。

但天幕毕竟没有说出什么班景倩的过错,于是众人看了看,便又把头转过去看向天幕了。

【班景倩路过汴州的时候,倪若水给他践行。咱们之前说了,倪若水被调到汴州,那是日思夜想,做梦都想去长安呐。为班景倩践行完毕,他眼巴巴看着班景倩骑马一骑绝尘,往长安去了。】

【他这一去,去的就是他日思夜想,做梦都调回去的长安。他十分眼红,十分羡慕,说班景倩这回去了,和凡人升仙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手下的人就劝他说,大人快回去吧,这马蹄溅起的尘土大,不要脏了大人的身子。八头牛都拉不走此时的倪若水,他义正言辞拒绝了下人回去的提议,并且丝毫不觉得自己身上脏,这身上不仅不脏,还香的很。他说:你懂什么!这才不是灰尘,这是仙尘,我再呆一会,沾沾仙气儿,早日飞升。】

【哈哈哈哈哈哈,倪若水好好笑啊。】

【下人:这仙气要沾你沾,反正我是待不下去了。】

【所以倪若水这仙气究竟沾没沾上啊?】

【可怜孩子了,都魔怔了,哈哈哈哈。】

此时汴州的倪若水看着满屏的哈哈哈,脑袋徐徐冒出了问号。

后人们这是,排着队在笑话他呢?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