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年轻的脸上带着两条丑陋伤疤的张宛雅含笑渐渐地消散后,楚云梨重新闭上了眼睛, 回味了一番余长枫满是皱纹的温暖的手, 才打开玉诀张宛雅的怨气500
张父的怨气500
张大哥的怨气500
张二哥的怨气500
善值182260 4000
这一回善值赚了不少, 楚云梨有些担忧, 之前她可没忘自己这边善值一多,他那边就半死不活。
担忧归担忧, 这事也由不得她做主。
身子一沉, 楚云梨睁开眼睛后, 发现自己正站在灶前,面前土盆中一堆粗糙的面粉, 她见过这种粮食,这应该是在做粗粮饼子。
厨房简陋, 没有一样多余的器具, 边上的碗还有两个豁了口,一看就是穷苦人家。
手上传来一阵麻痒,还有些刺痛, 楚云梨垂眸一瞧, 满满都是冻疮和裂口,隐隐可见血丝。
楚云梨“……”想骂人!
瞬间从一品官夫人到穷苦人家的妇人, 这找谁说理去?
“发什么呆?赶紧做饭!”
不耐烦的妇人声音有些微哑, 顺着声音看去, 只见一个身上满是补丁头发花白的妇人, 正满脸恼怒的看着自己, 手上还抓着一把扫帚, 看那架势,似乎想要打人。
没有记忆,楚云梨不好乱动,忽略手上的疼痛,垂眸看了一眼盆中的粗粮,拎起葫芦做的水瓢舀了一瓢锅中热水熟练地揉面。
那妇人并没离开,丢下扫帚到了灶前烧火,嘱咐道“上一次你摊的饼太大,本来五天吃的,三天就吃完了,实在太浪费。咱们得省着点,生明那边才能宽裕一些。”
得,合着这么省,是把口粮省给别人花用了。
楚云梨试探着将饼摊开,眼见灶前的妇人要开口骂人,顺手将摊好的饼一分为二,灶前妇人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谷满已经十三岁,要是有银子,咱们也早该送他去了。等到明年,要是手头宽裕,也把他送去。”
听这话头,是送去学艺吧?
十三岁了,应该不是读书,这也太晚了点。
把饼子摊好,楚云梨道“我得去茅房。”
丢下一句话,也不管灶前的人什么神情,直接出门。
很普通的农家小院,右边是一大块菜地,现在似乎是冬日,在厨房不觉得,一出来感觉外头寒风刺骨,楚云梨紧了紧身上单薄的衣衫,看到疑似茅房的屋子,走到了那后面。
原身齐巧娘,出身平安镇辖下的乐村,家中有哥哥有弟弟,双亲对她并没多偏爱,但也没苛待,长到十五岁时,嫁给了隔壁喜村的罗家次子罗生明。
这门亲事在外人看来,是顶顶好的亲事。
可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
这罗家两兄弟,长子罗生端在生下儿子罗谷满之后没多久就去了,妻子周氏在次年改嫁。齐巧娘一进门,就帮着养这个侄子。
现在的齐巧娘已经进门十二年,只生下了一个女儿罗招楠。
齐巧娘和婆婆丁氏都很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婆媳两人的地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多,抽空还出去做些短工。但这家中就婆媳两人和两个半大孩子,唯一的男丁还就做些轻省伙计。
干的活当真比男人还多。
婆媳二人这样勤快,这罗家的日子还是越过越穷,究其原因,要从罗家兄弟二人身上说起。
罗生端当初长到十五岁就被送去浮山学武。
当今是有武术的,轻功和各种剑法鞭法拳法都有,江湖上许多人都闯出了名号。但凡会武的人都会让人高看一眼。
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百姓。罗家本来也是普通庄户人家,罗生端却不同,在他几岁时偶然看到两位高手过招,自那之后便想拜师学艺。十五岁时,悄悄收拾了行李跑出去,凭着一股狠劲,愣是拜入了浮山。
二十岁时,在母亲丁氏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娶了妻,一年后生下孩子,就是罗谷满。得了孩子,他丢下妻儿再次离开,可是一去就再没有回来。
据说是拼命救人丢了性命,他救的人是浮山中有名的峰主的亲戚,人家是知安图报的人,报恩的法子简单粗暴,就是让罗家再送一个人去学艺。
罗母之前只是普通的农家妇人,并不想让儿子离开身边。但自从长子去学艺后,无论是村里还是镇上的人都会高看她一眼,连镇长看到她都温和无比。
于是,得到甜头的她,并不阻止次子学艺。
于是,罗生明借着哥哥留下的恩情,直接入了浮山。
两年后回来成亲,娶的就是齐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