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统治地位也延续到了个人计算机领域。
尽管所有人都公认,1973年诞生于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的“奥托”是个人计算机的鼻祖,但真正将这类设备推广开来的,却是“苹果”公司的“ale”以及ib。
尽管1981年ib才推出个人计算机,比苹果公司整整晚了5年之久,但凭借其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ib迅速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个人电脑市场,而这,也让某两家公司得以迅速地成长。
其一当然就是为其提供cu的英特尔公司,其二就是为其提供操作系统的微软。
当然,彼时的英特尔和微软对比起ib又从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所以啊,在其强大的压力下,英特尔不得不将其cu构架授权给了几家企业,比如a可以坐享互相竞价带来的低成本。
这,就是ad得到了x86构架授权的起始,当然同一时期获得了x86授权的不仅仅是aos科技公司都获得了授权,只不过各家的能力、重视程度等等都不太一样,以至于在另一个时空中,在桌面领域,到最后英特尔真正的对手就只剩下了一家ad而已。
至于微软,前文已经说过,比尔·盖茨先生花了5万美元从蒂姆·帕特森手上购买了86-dos的版权和源代码,顺手将版权信息改了改就卖给了ib,从此大发横财……
随着ib个人计算机在市场上的热销,有一大批企业也看中了这块新兴的市场,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同一条技术路径——100兼容ib,以至于市场上的除“苹果”以外的绝大多数个人计算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ib兼容计算机。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厂商,都为ib马首是瞻。
虞有成原本的设想,是先争取几家规模稍微小一点的整机生产企业加入本方阵营,之后慢慢扩大影响力再想办法与ib接触,在他看来,这样做虽然见效缓慢,但胜在操作相对容易一些——说服康柏这样的新兴公司与说服ib这样的老牌垄断巨头,难度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
但是谭振华的想法显然与他不太一样。
“托尼,其实,要搞定ib,你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什么办法?”
“联合英特尔。”
“啊?!”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右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943章最简单的办法)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重生之军工霸主》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等方式)推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