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曾经介绍过,燃气涡轮院从8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在推进一个“高推预研”的课题,而当谭振华与刘大想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之后,也在某次交流中“不经意地听说”了此事并立即表示愿意投入一部分资金以获得该课题的民用方向授权,在他参与之后,“高推预研”课题彻底摆脱了另一个时空一直受到资
金不足困扰的窘境,再加上与罗﹒罗合作中学习到的各种经验,在本时空,“高推预研”的推进得要顺利许多,原本应该在1990年底才开始进行的核心机研制工作提前了1有余,而预计到今年年年底之前,首台核心机就将组装完毕并进入地面试车阶段——这也将比上一个时空提前一年。
除了这个“高推预研”项目之外,由燃气涡轮院及西京航空发动机厂为主要参与单位,由刘大想和李孟珍主持,还有多个在“斯贝”基础上进行二次发展的项目也在逐步推进,这其中最主要的几项是:“秦岭”发动机的全国产化材料替代及减重课题、“华山”发动机的全国产化材料替代及减重课题、基于引进的“MK606”发展一款涵道比为5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制课题、发动机FADEC管理课题。
FADEC,意为全权限数字式发动
</p>
机控制,是为了增加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效率,当和飞机的分系统结合操作时,以全数字方式控制并管理发动机的全权限来达到稳定和瞬态的发动机特性。
看这个名词解释就知道,这是将发动机的管理和操作模式从传统的“机械-液压”升级到“电子-软件”的革命性改变,相对于传统的发动机液压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规律主要依靠空间曲面复杂、加工难度极大的凸轮及驱动凸轮动作的液压系统来说,FADEC实现控制规
律算法则简单的多,只需把公式变成代码进行处理即可,因而不但能够减去发动机上重量大、加工难度高的液压凸轮控制系统,还能大大提高控制精度,发动机的动作相应也更加及时,还能实时监控发动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这些无疑都是投资巨大的项目,但此时的燃气涡轮院及西航发通过为伊波斯提供F4战机及F14战机的发动机升级、为“飞豹”及“枭龙”提供配套发动机,效益杠杠的,兜里多的就是钱,也因此形成了人才的“虹吸”效应,但凡国内学跟航空发动机沾边专业的大学生都会把进入这两家企业当成毕业后择业的首选单位,以至于此时正承担着另一型国产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任务的一航动力所总师张恩合多次向刘大想抱怨他“挖墙脚”。
挖墙脚什么的,谭二只当是耳旁风,他可是知道,**人之所以在航空发动机行业内能获得遥遥领先的地位,与当年普惠和通用公司展开的一场为争夺F15战机配套发起的“发动机大战”也有很大的关系,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这份订单,在航空发动机上烧了海一样的钱,也由此奠定了**在航发领域内遥遥领先的基础技术——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适当的竞争,是保持科研团队和企业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之一,所以张恩合总师,你要加油了,30年造一个“太行”,太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