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初的历史遗留原因,《可爱合唱团》前三季都被央视在签第一季的时候就直接给一起签走了,但因为第一季当时走的是先网播再电视上播的路子,所以第二季在播出的时候也是在央视播出的同时,在B站也跟着一起播出。
出于对央视的尊重,B站这边主动退让,愿意迟一天播。
即使按照这样的速度,先导片在央视播出的第三天,所有对《可爱合唱团》本来就有所期待的观众也基本都把先导片给看完了。
没有一个镜头告诉你这些小姑娘其实过得不开心——她们每一个都是笑着面对着镜头的;
也没有哪一个镜头告诉你家长和老师给予了这些孩子委屈——他们的字字句句都是对孩子的夸奖……
但是……
“就是没由来的觉得很辛酸很难受QAQ”
“虽然乖巧其实是个褒义词,但是当这些女孩被单单就只评价这一个字的时候……艹,哪里有什么乖巧的孩子,那都是因为环境造成的啊!”
“绷不住了我的天,第二季真的比第一季还过分!第一季先导片好歹我还是笑着看下来的,第二季一上来就把我给整哭了呜呜呜呜。”
“卧槽破防了破防了,我以为第二季是熊孩子续集,没想到居然节目组会把焦点放在乖乖的女孩子身上!听说是秦总指定的,不愧是秦总啊,懂我们这些小时候就被家里要求一定要乖一点的女孩子们的心声啊!”
“楼上,不是单纯女孩子好不好,你以为男孩子就不会被要求要乖一点、弟弟在说话不要大声、你是个哥哥了要给弟弟做个榜样之类的吗?同性别只是节目组为了方便管理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已好不好!”
“讲真,先导片真的连一个字都没透露,但就看这些个小孩子被父母和老师的评价都只有一个乖字,就让人感到好难受,明明我也没孩子,但是我就是不想以后我的孩子只能得到这一个‘乖’字作为评价!”
“泪目了,作为一个从小就被评价是乖的孩子,你们是不知道我有多恨这个字!为了维持这个父母和老师都很满意的人设,我要花多少时间和力气!但是最终呢?除了这一个字,真的什么都得不到!”
“有没有对这一块有了解的朋友来讲讲自己的想法?一对父母和一对小孩究竟有多少种相处方式?”
这个话题,也恰好戳中了不少父母和孩子的点。
是一个可以让人讨论十天十夜都不知道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的话题——
当一对父母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他们要怎么对待两个孩子比较好?
作为父母,你觉得你对自己家里的两个小孩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吗?
作为孩子,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是更疼爱你还是你的兄弟姐妹?如果有的选,你希望你的兄弟姐妹是出生还是不出生?
节目组在拍摄过程中当然没有去询问孩子们这样的问题。
因为这类问题一旦问出口,很难保证不会影响到刚刚有记忆了懂事了的孩子们的三观成长,更难保证,孩子们的回答一旦被有心人知道(反正他们问了也绝对不会播出去的),会对这个孩子和她的父母甚至整个家庭造成怎样的影响。
但先导片播出之后,围脖上倒是有不少蹭热度的自媒体人在自己的账号下发布了这样几个投票——
作为有两个孩子的父母,你觉得自己偏心吗?
以及,作为一个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你觉得你的父母偏心吗?
投票票数按下不提,毕竟秦家娱乐的工作人员都没什么兴趣参与,但下方的评论确实肉眼可见的每分钟就要多出个十条到二十条来,不难看出网友们对这种贴近生活的话题有多么高的参与度。
理所当然的,当《可爱合唱团》第一期播出的时候,成功达成了刚在央视播出,央视收视率就在同时段一骑绝尘,哪怕作为官媒,本身的号召力就很强,但能在这种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大显身手的时候还依旧有如此高的收视率……
显然是《可爱合唱团》第二季的功劳。
……
节目第一期的一开场,依旧是第一季那样的套路,被选中的孩子们从各自的家中离开,然后被节目组特地安排的校车一个个从家里送到她们接下来要入住的带游泳池和花园的小别墅里。
乖巧的小女孩和调皮捣蛋到全家都头疼的小男孩在家庭待遇上仿佛也有些差别。
当初第一季时,那些个臭小子离开家的时候,有的父母还冲着离去的孩子在那里怒吼“臭小子你又把蛋黄给偷偷扔到地上”,有的在那里一脸“我终于解脱了”的表情,还有的哭哭啼啼扒拉着孩子深怕出什么事情担忧到不行,但第二季的父母送孩子,就显得平静了很多。
一来是因为都第二季了,有了第一季的基础在,家长们对于孩子托付给节目组照顾都比较放心;
另一个就是……
“姐姐,你记得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能自己动手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好好表现,爸爸妈妈会在电视机前好好看着你的,弟弟也会把你当成榜样的!加油!”
“要是换成她妹妹那狗脾气我是铁定不放心这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外出住宿的,但小星从小就很乖,很听话,很懂事,就算要一个人跟着你们,我也放得下心。”
“我家女儿一直都很懂事,很听劝的,如果和其他小朋友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些什么磕磕碰碰,还请老师们多说一说,你们和她讲道理她就懂了的……”
“……”
当父母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表面上看是在给自家孩子打气,或者在节目组面前夸自家孩子一下,实际上是让节目组知道他们的孩子都是乖孩子,不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接下来不论是遇到小孩子之间的争吵打闹、又或者是孩子学业下降之类的,那他们做父母的的是一定会站在孩子这边的。
但这话又不能说得太明,不然提前为了个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情得罪节目组不太可行,所以就用了委婉的说法。
对女儿的关爱可以从中体会得到。
……就是在先导片之后,他们这群观众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莫名的别扭。
“作为一个生了孩子的人,我是理解这群父母的心态的啦……当初我把孩子送幼儿园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可能是因为看了先导片?我怎么听这话的时候老是忍不住把重音落在‘懂事’这类词上面呢?我怎么就觉得这个词儿这么刺耳呢?”
“成年人是懂这些家长话里有话都是什么意思,但是孩子不一定懂啊,要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跟爸爸妈妈不在乎这孩子似的……今天这个镜头不行啊,我想看看小星星的眼神……我觉得她不开心的,我要抱抱她!”
“当初我妈也在我去上学的时候和班主任这么说过……我住校三年,除了生病的那次,其余时间一次电话都没往家里打过,毕竟我是个懂事的不给家里人添麻烦的乖孩子……”
“……”
成年人看一个孩子的成长节目,一部分是来学习如何育儿的,也有一部分,是透过这群孩子在看当年同样受着伤害的自己的。
如果说这三十户人家中有那么几个表现得不好或者透露出了比如重男轻女或者对孩子有不耐烦情绪的家长,作为观众的成年人都觉得自己有理由把现在心里的那股憋屈和怒火给发出来——
替小时候的自己,替被父母送上车的小姑娘们。
但王斌导演当初为了选人,可是硬生生用了一年的时间呢,那是标标准准按照秦总的意思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