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边决定采取的这个冒险行动,在现代有个术语,就叫作“斩首行动”。
张定边决定指挥自己的座舰,另外再带上两艘护卫舰,迅速前插,直取对面这艘白色战舰。
按说,像张定边这个级别的领导,应该是懂得“规矩”的。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应该是先向领导陈友谅报告,得到领导批准之后,再进一步采取行动。
但是张定边这一次,决定不按“规矩”办事儿了。
为什么呢?
他都不把领导陈友谅放在眼里了?
当然不是。张定边是觉得战机稍纵即逝,且他现在所处的位置与陈友谅相隔甚远。如果先派人去向陈友谅报告,即使陈友谅回复可以行动,那黄花菜也凉了。
另外,自从自己上次进攻进贤门被火器所伤之后,陈友谅就更加谨慎了,不轻易让部将去采取这种冒险行动。因此,张定边觉得,如果去向陈友谅报告,得到批准的可能性也是极小。
但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那艘白色战舰真的是朱元璋的旗舰,那他的这次“斩首行动”成功的机率还是挺大的。即使不成功,他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张定边为什么就这么自信呢?
因为他觉得双方的战舰体形差距悬殊。自己的战舰体型庞大,即使稍微受到攻击,根本就不影响战斗。即使自己的战舰陷入敌军战船围困,他相信只要开足马力,撞也能将敌军围攻的战船给撞开。
何况他的座舰还有两艘护卫舰,三艘三战舰齐发,互为犄角,很容易突破敌军战船的封锁、合围。
如果自己这边还有其他战舰,能跟在他的战舰的屁股后面,那就更妙了。他相信以自己战舰的强大战斗力,完全能将朱军战船的阵形突开一条口子。如果行动得顺利,后续援军也能及时赶来增援,说不定还能够一冲到底,将整个敌军的战船队形切割成两个部分。
如果真的能达到那个战术效果,即使没攻击到那艘白色战舰,也是成果丰硕的。因为一旦对方的战船队形被切割成两个部分,自己这边的大型战舰,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