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九百五十二章 一辈子的县侯

第九百五十二章 一辈子的县侯(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父王,这是晋王叔的书信。”</P>

讲话的是李泰的儿子,李欣,这个孩子现在五岁,也是肥肥胖胖的小子。</P>

与魏王殿下小时候一模一样。</P>

接过儿子递来的书信,李泰看着书信中的内容,信中写着的都是稚奴这个弟弟游历的心得,这封书信父皇已看过一遍了。</P>

李泰又尝了一口麦酒,皱眉看着信。</P>

李治现在人在江南东道,他与狄仁杰找到了徐齐聃,并且在江南东道的徐家得到了安置。</P>

贞观十八年的夏天,李治与狄仁杰与江南士族展开了一场辩论。</P>

辩论的内容就是工业发展与人文建设之间的关系,其中就有崔仁师,张玄弼,萧钺等高门士族。</P>

江南东道与山东士族的许多人都参与了这场辩论。</P>

面对士族对骊山的口诛笔伐,李治身为骊山弟子想要辩驳,便让江南东道的徐家主持,在东海海边开展辩论。</P>

骊山的发展就是以工业为主,现在正处于钢铁锻造的重工业阶段,主要用于蒸汽机与铁轨的建设。</P>

江南的士族认为关中的工业建设发展有碍于人文精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了工坊而不去读书,将来中原文学如何延续?</P>

人都是被利益驱使的,推广工坊发展会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这一点在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P>

士族担心的便是工业会扼杀人文建设,大唐尚武没错,但大唐也需要文人。</P>

李治为此发起了辩驳,工业发展与人文建设从来都是不矛盾的,技术发展需要学识与之相匹配的素养。</P>

历来工坊都只招收十六岁以上的工人,一个孩童从记事起并不会妨碍其读书。</P>

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工业建设最不可或缺的。</P>

人如何无法思考,工业发展便会停滞不前。</P>

工业发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工业发展就没有民生的兴盛。</P>

而张玄弼以礼教为先,再用工业来反驳。</P>

双方因此辩论有半月之久,支持者各有一半。</P>

无奈,这一次的谈判不了了之,双方都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P>

李泰看完了这封书信,心情不太好,张玄弼与稚奴的三年约定已经到了。</P>

这个张玄弼不肯认输,还要与稚奴辩论。</P>

要不是看人家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李泰很想将他绑到骊山,然后吊起来抽。</P>

这种辩论以后还要继续的,骊山的学术会名扬天下。</P>

张阳不再收弟子了,可这个天下人人都可以自诩骊山弟子,能够学习骊山的文章。</P>

未来的中原会对这个话题,进行永无止境的辩论。</P>

即便数十年,上百年都没有结果。</P>

骊山的中秋宴来客许多,就连尉迟恭和秦琼都来了。</P>

如今的秦琼年过五十,老将们一个个都是旧病缠身,人到了晚年不得不服,向岁月低头了。</P>

今晚的菜肴很丰盛,骊山将所有的美食都放在了桌上。</P>

天色完全入夜之后,贞观一朝的老人来了有十之八九了,李世民也成了一个老人,他与一众老臣家门坐在一起谈笑风生。</P>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