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多了很多新鲜事,就比如说有个叫张柬之的人,他怒骂当今的士林中人,满口仁义道德,行事却如猪狗。</P>
这件事落在李承乾的耳中,皇宫内,这位新帝面色阴沉,召见了许敬宗,褚遂良,因事关官吏作风还召见了刘德威,据说李义府也在场。</P>
只好都召来了,李承乾对这些破事实在没什么兴趣,他只想治国,让大唐强大,干净利落地将这些破事摆平,安心强国。</P>
再者说裴行俭要回来了,打算将左武卫交给他,苏定方致仕了,这个左武卫大将军的位置还空缺着。</P>
如今的皇宫,武德殿与甘露殿,立政殿都被空置保留了下来。</P>
现在李承乾住在兴庆殿中,太子妃成了现在的皇后,她时常说想让李象拜骊山县侯为师。</P>
李承乾当然也想要皇家与骊山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册立李象为太子。</P>
奈何张阳几次三番推诿,这件事至今没有着落。</P>
再看眼前的许敬宗与褚遂良,李义府与刘德威。</P>
张柬之这混账被士林儒生打了一顿现在还在大理寺蹲着等待处置。</P>
虽然张柬之骂得很爽,科举建立以来士林中人依旧是参加科举的主力还是士林,李承乾还是想给点面子的,至少将那些士林儒生的价值吃干抹净。</P>
说来也是,张柬之他爹就是士林大儒,怎么他自己却骂着士林中人“满口仁义道德,称着尧舜,行事却如猪狗,可怜至极。”</P>
褚遂良道:“陛下,当拿去张柬之的官衣,以儆效尤。”</P>
“慢着!”许敬宗站出来,道:“褚遂良,你欺人太甚。”</P>
褚遂良黑着脸道:“老夫就事论事。”</P>
许敬宗先是向陛下行礼,又道:“就因为张柬之的一句话,就让拿去他的官衣,往后谁敢叫骂士林,难道朝中官吏就要比他们弱一等吗?”</P>
褚遂良道:“朝中风气就是被尔等带坏的,你还有脸说?”</P>
许敬宗看了看四下,愣是没有找到兵器,迈步上前拎起了褚遂良的衣襟,怒道:“姓褚的,你有本事冲着老夫来,你对付晚辈算什么好汉。”</P>
褚遂良冷哼道:“陛下面前逞凶,有你在这个朝堂,这朝堂儿何来安宁。”</P>
见状,李承乾扶着额头,低着头,只觉得一阵头大。</P>
眼看许敬宗已举起了拳头,就要打在褚遂良的脸门上。</P>
李义府连忙拦住,“老许,算了!算了!”</P>
许敬宗也意识到不对,见陛下低着头没有讲话,他收回了手,朗声道:“好,老夫先不与他计较。”</P>
李义府刚松手。</P>
许敬宗便又忽然暴起,拎起了褚遂良的衣襟又要动手打人。</P>
这一次李义府还未回过神,只听殿内一声惨叫,褚遂良被这一拳砸得鼻血横流。</P>
“够了!”</P>
听到陛下一声大喝,许敬宗连忙收拾衣襟,站好躬身行礼。</P>
李承乾怒目看着在场的众人,又道:“张柬之出言不逊,刑部杖则三十,以此教训。”</P>
“当年父皇广纳谏言,从未因言语而责罚臣子,朕也不会,往后这种事能规训就规训吧,此事就此了了。”</P>
刑部尚书刘德威还没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