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澜沧省当官的,都是朝中有人,个个靠山贼硬,朝廷也格外重视澜沧省,因为澜沧省近五年,给朝廷纳税年年过亿。</P>
像勃固、椰城、弄浪,人口全部过千万。</P>
去年争省治的时候,各知府都快打起来了,中枢也快吵翻了天了,最终估计越都自己都没想到,馅饼砸自己脑袋上了。</P>
其中最厉害的是勃固,和独龙城一样,建在海湾之上,户籍人口1700万,但常驻人口在2000万以上。</P>
天下人都以为省治会迁去勃固,却没想到迁去了农村,不靠江不靠海的大屯子……天下人都搞无语了。</P>
之所以北迁,因为这里是缅甸的核心之地,两省的枢纽地区,控制这里,缅甸两省就无法脱离大明。</P>
朱厚煐在独龙和勃固的感觉,就是太富裕了,这又是一个广州和深圳。</P>
大明和欧洲、非洲、西亚、南亚贸易,主要在孟加拉、澜沧、马六甲三个省。</P>
对大洋洲、美洲贸易,则在日本、福建、吕宋、广东四个省。</P>
去年,百强城市排行榜,广州排行第六,独龙排第九,勃固排二十四,毛淡棉排六十九。</P>
就知道澜沧省多么富裕了。</P>
龙京铁路,开通七八年了,全程运行十四天半,就能从北京抵达澜沧省独龙市,就是龙京。</P>
作为大明的十京之一,龙京最远的有三条铁路,一条是龙京铁路,一条是龙苦铁路,从龙京一路往西,途经昆明、重庆、兰州、西宁、吐鲁番、到费尔干纳的苦盏;</P>
最后一条是龙哈铁路,从龙京,途经万象、河内、南宁、桂林、长沙、武汉、开封、济南、唐山、沈阳、长春,抵达哈尔滨。</P>
三条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让澜沧省和内地连接起来。</P>
朱厚煐从龙京到勃固,感受到澜沧的富裕,和交通发达。</P>
在大理省和南诏省,一天只有一辆次火车,去哪都要等,可在澜沧省则不一样,无论去哪里的火车,都有很多趟,火车站也特别多。</P>
像龙京、勃固并不是交通枢纽,甚至坐船要比坐火车方便,可在朱厚煐眼里,这里真的是枢纽城市,什么都方便。</P>
因为发达,客流量大,所以方便。</P>
大理省、南诏省也想多开通列车,可乘坐的人寥寥无几,开通就赔钱。</P>
大明的铁路、公路都是私企,国企确有占比,但占比很低的。</P>
让资本奉献,比杀了他们都难。</P>
朱厚煐在澜沧省呆了一个月,因为朝廷在抓人,导致他视察受阻,一切以安全为主。</P>
他从南诏省出来,的确遭到了十二次刺杀,在之前是完全没有过的。</P>
主要是他的爷爷动了人家的蛋糕,这种刺杀只是警告而已。</P>
强如老皇帝,也有心无力。</P>
要不咋说朱见漭要改革,就是拿他儿孙的命来赌博。</P>
朱厚煐刚巧赶上雨季,长这么大第一次碰上这种鬼天气,直接病倒了。</P>
他留在毛淡棉养病。</P>
有了铁路和公路,东南亚的雨季已经无法阻止人类出行了,但仅限于本地人正常工作,出行的话很困难,旅游也别想了。</P>
像朱厚煐这样的北人,是没法适应这里的雨季的,只能等到雨季过去,再继续巡视。</P>
正好,朱厚煐一边养病,一边将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都写成游记。</P>
他亲自执笔,从多个维度分析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大理、南诏这几个他视察过的省份。</P>
视线转移到商国。</P>
朱佑榶已经登基为大商皇帝,要说大明一点都不想,对老皇帝一点都不恨,都是骗人的。</P>
好好的大明太孙,却变成了商国皇帝。</P>
他爹娘全都病死,他提前当家。</P>
商国是两京制,西京是莫斯科,东京喀山。</P>
坐拥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是雄踞东欧的大皇帝,是藩国第一皇帝。</P>
朱见漭正在收服哥萨克汗国,彻底将黑海北岸据为己有,却因为国内剧变而打断进程,这个重担就要交给朱佑榶了。</P>
整个商国,非汉族人口在6000万左右。</P>
这些人长相、肤色、文化和大明完全不一样,纵然在汉化,却非一日之功。</P>
朱见漭为了快速坐稳东欧皇帝的宝座,让渡了很多利益,这也是白人苟延残喘的原因。</P>
随着奥斯曼战败后,有大批奥斯曼人逃亡到了黑海北岸,成为难民,进入商国。</P>
朱见漭在时,是接收难民的。</P>
商国缺奴隶,朱见漭又抠不肯花钱买,就接纳难民,让他们给商国打工,整个社会上的底层工作,全是白人在做。</P>
根据统计,商国每年都会累死三十万以上的白人。</P>
而朱见漭忽然回国继太子位,朱见淇一家则来商国当商王,政治家族兑换,这段时间是政治空白期,难民涌进来的数量更多,且没有地方妥善安置。</P>
有白人揭竿而起,短短三四个月期间,有一百多起造反,但都被朱见漭手下的精兵强将给灭了。</P>
可是,商国军队陆陆续续被调走,替换来的是大明老爷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几次被反政军击败,对方士气大振,招募了大批白人,目前已经成为第一反政武装。</P>
朱见淇又病死在路上,朱佑榶要掌控朝堂,还要操办丧事,还要顾及新朝局,焦头烂额,这就给反政军做大的机会。</P>
现在的反政军,已经有三十万白人,并不断扩充中,很多从奥斯曼逃亡过来的百姓,都加入了反政军。</P>
有人说这支反政军背后是奥斯曼当局在操纵。</P>
也有人说,是赵国在资助反政军。</P>
反正反政军背后肯定有财团,因为他们的装备,都是制式装备,有的还是大明军工厂出产的。</P>
朱佑榶继大商皇帝位后,赵王朱佑椆就对大商本土虎视眈眈,作为大商和德国的缓冲国,赵国居然和德国正在签署停战协议,打算挥师东向,攻打大商。</P>
奈何朱佑榶并不特别重视反政军,反政军主要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上。</P>
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半岛被反政军控制,并军势向东,试图切断大隋和大商的联系。</P>
大商依旧没什么动静,还是大隋出兵,击退反政军,将反政军赶回克里米亚半岛上去。</P>
朱见漭做大商皇帝时,对克里米亚极为重视,因为这是黑海上商国最重要的出海口。</P>
一旦克里米亚丢掉,大商的海上贸易基本被切断。</P>
朱佑榶面对冗杂的朝政,都焦头烂额,哪里有功夫管一个半岛啊,纵然知道半岛战略位置重要,可派兵去平叛,谁来拱卫中枢啊?</P>
朱佑榶能防守住莫斯科就知足了,商国那些老臣子仗着资格老根本不理他,那些国内既得利益者,压根就不欢迎他这个新皇帝。</P>
所以,收拾朝局极为困难。</P>
看见商国虚弱,齐国、赵国和鲁国悄无声息地将疆域往东推了二百里,发现商国还没有动静时,又推了二百里。</P>
本来,商国最西边的领土是圣彼得堡,占据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可是圣彼得堡被赵国侵占,两国以拉多加湖为界,但一个月过去,赵国就全占拉多加湖。</P>
鲁王不敢兵锋直指莫斯科,但他喜欢乌克兰平原啊,这块广袤的平原,是东欧最富裕的地区。</P>
整个欧洲的粮食供应,基本靠波兰平原、白俄平原和乌克兰平原供应粮食。</P>
最关键的是,哥萨克汗国并没有被完全收服,这正是鲁国收服的良机。</P>
鲁王疆域悄悄往南推。</P>
几年来,鲁王朱佑棅已经彻底怀柔了白俄,整个白俄罗斯现在全是楚国,被波兰统治时期,白俄人口还剩130万左右。</P>
囊括进入鲁国之后,白俄人还剩90万人,基本摇身一变变成了鲁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