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没人能鉴定是真是假。</P>
只能从玉料、刻字年代、补全痕迹来推断时间,鉴定专家主要依据经验来判断。</P>
所以,朝廷召集天下专家入京,共同商讨传国玉玺的真假。</P>
还采用全程直播的形式,几家报纸全程参与直播,给世界人民都参与其中的感觉。</P>
经过一千多位玉石专家的鉴定,认为传国玉玺就是秦始皇造的那枚,也是李从珂陪葬的那枚。</P>
现在没有证据,证明这枚和宋哲宗、宋高宗那枚是不是一枚,但伯颜毁掉传国玉玺的流言也不攻自破了。</P>
老皇帝带头公开了财产,太子朱见漭也公开了自己的财产。</P>
反而社会保障方面,是老皇帝一力推行的。</P>
等于削掉了传国玉玺的正统性。</P>
不止要发到大明百姓手里,还要发到全世界人的手中。</P>
“每年,都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来5%-10%来,发展科技。”</P>
而且,大街上不允许出现流浪汉,若有精神疾病的,则送去养济院安置,若是正常人流浪,地方负责给找工作,再犯者,则抓进监牢强制改造。</P>
要说弄虚作假真就没有吗?那么肃清,怎么杀了那么多人?</P>
蟑螂老鼠永远都在,谁也不知道隐藏在什么地方。</P>
“朕与你,皆是强者。”</P>
这是最低门槛儿,没有例外。</P>
“纵然有政治意义,不过是短期利益而已,对朕,对你都没有用的。”</P>
就算老皇帝下圣旨,能抓回来多少呀?哪怕是藩国皇帝也帮着抓,人家藏起来,改头换面了,去哪抓啊。</P>
招聘是有门槛儿的,不是谁都要,想参加考试,得举人以上,才能参加考试,进入招聘流程。</P>
特大察,察的范围就扩大了,包括监察史、御史等查官员的人,他们也要被审查。</P>
当然了,朱见漭的财产公开也有好处。</P>
就说这次肃反,就有很多官员逃了。</P>
他还在讲话中提到:大明的未来,在于吏治清明,上下勠力同心,团结一致,而吏治清明,在于监督。</P>
普通人看老皇帝公开的报表,他们也找到了人生意义,进皇企工作。</P>
都是靠本事赚的,有什么不敢公开的?</P>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老皇帝眼光独到。</P>
其实,大明都允许官员经商了,只要动动脑子,钱肯定不缺的,这都不用细说,最简单的,提前知道哪里规划,去买房子,资产分分钟过百万。</P>
朝廷认为,以后保障基金也往铁路里面投。</P>
天佑于朕,大明在朕与天下万民共同努力下,有了今日之盛景,朕希望大明盛世延续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P>
“汉高祖以为封一块石头成神,就能保汉朝世代江山。”</P>
别以为大明官员就不逃了,景泰朝之前,逃的就非常多,他们主要往倭国跑,有的往朝鲜和安南跑。</P>
其实,铁饭碗意味着稳定。</P>
这才是景泰帝,这才是朱祁钰。</P>
老皇帝拿来投资铁路,做好基建。</P>
只要掌握无上权力的人,都会怕死,极致的怕死。</P>
“儿臣愿和父皇打这个赌。”朱见漭相信科技会改变生活,但他不认为会那么快。</P>
这几年朝廷投入无数金钱进入科技行业中,目前还在投入期,未来十年内,就会进入批量收获期,到时候科技会迅速改变生活。</P>
朱祁钰压根就不存在这点忧虑,这大明本来就是他个人的私产,在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人,都是他的私产。</P>
铁路其实是亏损的,必然亏损的。</P>
所以,作为大明公民,你们要行使你们的权力,监督朝廷,监督官员,监督政策,监督一切,把大明真正的当成自己的家。</P>
总共资产超过400万亿。</P>
他朱祁钰自认对得起大明百姓,也不怕下面的人骂他。</P>
再就是皇企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皇企开价公道、合同公道、工资奖金发放痛快,这方面都是有口皆碑的。</P>
朱祁钰的讲话,涵盖了方方面面,总结了长达三年时间的肃清,对未来官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政务公开要坚持做下去,自己的私产要如何使用,未来的电气革命中的机遇和挑战,对藩国百姓的爱护和关心等等。</P>
所以说,老皇帝禅让给他,绝对是最错误的决定。</P>
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长线投资并不是基建,无论何时,基建只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方式而已。</P>
京师的官不好干,地方的大官也不好干。</P>
全国百姓又震了一下。</P>
总不能隔十年就杀一遍吧。</P>
朕的私产,并不属于皇族,而属于四十亿国民,朕是尔等的君父,朕的资产该由朕的全部子女继承,而所有财产的用度,也要进行监督,要做到用在民间,利于民间。</P>
固定产就比较少了,约有130万亿元。</P>
哪怕民间都在骂他,他也要听听骂他什么。</P>
简单点说,景泰四十年时,人均工资几百块钱,大明还处于钱荒呢,银币紧张得很,所以朝廷大肆修建铁路,人工成本是非常低的,铁路成本就非常低了。</P>
所以,大明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流浪汉,没有乞讨者。</P>
也不能只看赚钱的一面,老皇帝赔钱的投资也非常多。</P>
今年,他带头公开资产。</P>
刚开始看到这个数字,大家都酸了。</P>
朱祁钰却认为,是后面的年轻人在养前面的老年人,只是这笔钱是由朝廷来收的,靠的是朝廷的信誉支撑。</P>
朱祁钰非常注重下面的声音。</P>
大明是没有低保的。</P>
大明京察,一年一小察,三年一大察,五年一特大察。</P>
明人也没觉得,企业哪里不一样,反正谁都可能被开除。</P>
所以,低保政策一直没推行。</P>
毕竟大元没有传国玉玺,大明也没有传国玉玺,也都当上了皇帝。</P>
一时成为世界之主,有何意思?</P>
“老四,随着科技发展,终有一天,人能摆脱寿命的控制,人也可能长生。”</P>
“它的政治意义,都没有朕一道圣旨更大。”</P>
而他的心里,却永远装着四十亿国民。</P>
哪怕民间很穷,那就想办法富起来,别弄虚作假,让朝廷认为地方很富,结果民间已经怨声载道了,朝廷还不知道呢。</P>
但是,那名办事官员若没通过清退程序,那就不予清退,就会驳回,一切看政绩、看能力。</P>
老皇帝就提出保障这条路,用百姓今天的钱修建铁路,等百姓老了、病了,由朝廷掏腰包养着。</P>
“可别忘了,孙坚就是因为贪图玉玺,而丢了性命,袁术也因为玉玺擅自称帝而灭亡。”</P>
明明他是世界上最富裕的人,他却同时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P>
而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被通缉的有没有被冤枉的?肯定有,那些赏金猎人有没有权贵派出来的杀手,肯定有。</P>
别说他们,连朝臣都没想到,老四这么有钱!</P>
“朕不是初登帝位的毛头小子,伱也当过三十多年皇帝,三年太子了,政治稳定,无需任何东西佐证朕与你的正统性。”</P>
众所周知,老皇帝的衣食住行,很早就是公开的,他每顿吃多少花多少,天下人都知道。</P>
现在看,这是真的好政策,老有所依,病有所治,而且,朝廷有一大笔活钱儿,随时可以动用,双方有利。</P>
“能的,科技的尽头就是永生。”</P>
却也释放出强烈的政治信号,老皇帝晚年,要完善监督制度,他不放心吏治。</P>
也没有什么考试,考试有个屁用啊,招聘的是人才,是不是人才,干两个月就知道了。</P>
高官就别说了,能站在奉天殿上的,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P>
但景泰四十七年,出台了对应政策,所有被大理寺通缉的人,天下所有人有权将他杀死,且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P>
肯定不会骗人的。</P>
虽然致死率高,但出来的人,至今没有一个,第二次犯罪的人,一个都没有!</P>
所以,在大明基层,那也是举人起步。</P>
宫中珍藏的古董、珠宝,也是拿出来展览的,并非老皇帝自己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