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拱手道“亮当尽力而为。”
两人相视,都有一种得遇知己之感。
虽然两人性格差别很大,行事作风更是有所冲突,但两人都颇懂君臣相处之道,知道如何容忍对方的做法,因为他们明白,对方在心系天下黎民百姓这点上,和自己是立场一致的。
很快命令发到寿春,正在城中镇守的陆逊接到传信后,便代替袁熙召集城中掾属,说道“魏军袭击徐州江淮一带,主公有令,让我领军在寿春到海西这段淮水区域,发动对曹军的牵制攻势。”
“虽说是牵制,但毕竟是实打实的打仗,曹军派也是大将,应该很不好对付。”
“我现在需要数名精通水陆战阵之能的大将,以对抗曹操,但现在寿春之中,将领大部分都去了中原对抗曹操,汝等可说说看,有何合适人选?”
袁胤出声道“确如都督所说,如今寿春守将,多为袁公路旧部,守城尚可,但野战攻城,经验确实欠缺。”
先前在袁熙的授意下,袁胤在蓟城中历练的各方中层官员中选拔了一套班底,将其全盘带来了寿春。
袁熙如此做,便是北地官员平衡江淮官员势力,免得后者势力坐大,这是身为主公必须采取的制衡之策,不过交由资历威望最高的袁胤来做,更不容易引起江淮士人的反弹和抵制。
袁胤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中间派,谁也不相帮,刚才这话也就在旧部中威望最高的袁胤敢说,换了别人多少要费不少思量。
堂下的秦翊戚寄等袁术旧将,颇觉面上无光,但这也是事实,他们在袁术手下时,和曹军交战屡屡受挫,大部分时候攻少守多,自然防守长于进攻。
秦翊等人倒不是怕死,但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也就是二流居中,遇到曹营的一流将领,取胜几率是很低的,要是因为自己坏了大局,那就不妙了。
刘基出声道“吾听闻黄祖旧部之中颇多猛将,当年黄祖领军和孙策相持数年不落下风,如今其大半都驻扎在江夏到皖口之间的城池,要不要调动一些人过来?”
众人皆是看向甘宁,甘宁点头道“这倒是真的,黄使君手下藏龙卧虎,因为江夏只有一郡,很多人之前并没有机会一展所长,比如今年连着击败江东船队两次的黄汉升,便是之前默默无闻,如今却是一鸣惊人。”
“不过自此之后,他已经是黄使君手下主将,似乎不太好借人啊。”
刘晔先前在合肥建城,结果建好后袁熙把整条濡须水都占了,合肥一时间显得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作为最后寿春最后一道保险,暂时也不会受到外敌侵扰,于是刘晔也赶回来议事,他接话道“黄使君此人应该好说话,但我担心调走的人多了,江东那边要是有什么不老实的举动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