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奥运的事情,哪怕是几页纸,也能让人小心翼翼。
哪怕是胡培洲的级别,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方淮小心打开。
第一份文件,竟然是一封信。
信的右上方,用红章标注着复印单位,和复印份数。
啧啧,真够小心的。
给奥运安保的建议:
鱼钩与长矛
――写在北京奥运会的前四周。
前面是一段感言,和说明这篇文章的来历。
是美国南方卫理大学的法学院院长与写信人高志凯讨论后产生的观点,标注了写信日期,7月12日。
正文,是表明奥运会期间,肯定会有闹事行为。
闹事行为分为两种,即鱼钩,与长矛。
鱼钩,是指在重要场所亮他国国旗,打标语,喊口号等,引诱安保人员执法抓捕。其行为并无攻击倾向,意图是让咱们上钩,通过断章取义的拍照录像,破坏咱们国家的国际形象。
长矛,是指那些破坏性活动。此类活动,要坚决打击,并及时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避免误解。
奥运,作为一个有这么多年历史的盛会,在哪发生一些事情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把这些事情按照国际惯例去做,都是可以理解的。
指望一点不出事,只是一厢情愿。
不要有思想包袱。
国际社会往往同情弱者,如果中方采用高压手段,很容易被视为恶棍,相反,如果中方在奥运期间开明宽容,即使有些事受了委屈,也会被视为受害者。
总结来说,避免过度反应。
这篇文章能出现在档案袋中,显然是被采用了的。
但,档案袋中,还有一份文件,印发时间是六月,上面写明了安保期间如何严防死守,防止任何问题发生的80多条规定。
长得令人咋舌。
方淮准备拿起来细看的时候,胡培洲按了按他的手,道:
“这个文件已经作废了,到时候一并还给指挥部,把它放好。”
方淮不住笑了笑。
他在胡培洲小心保存的两份文件里,如此清晰地看到两种上层思想的碰撞。
到底是睿智大国,面对复杂形势,终究是选择了一种明智的方式。
一些试探性的挑衅活动,防是防不完的,自己国家的50万可以抓,可以判。
但在国外,呵呵呵,引人发笑的言论自由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