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院,帮帮忙,有幅字……咦,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知道东西在蒙古?什么,你已经到蒙古了?李定安敢肯定,那就是真迹无疑?好吧,谢谢吕院……”
可惜……
“倒回去,找张清晰点的角度,在座的每人发一张!”
“盖章狂魔始祖,乾隆就是跟他学的,正常!”
多少?
第五层为山林、树木、屋宇、小船和人物,第六层为海水、仙人、蛟龙……工艺精良,纹饰繁复而清晰,再看浮雕纹饰的凸起效果,就能知道这是北宋时期典型的铸造工艺……
“休息十分钟!”副局长又叹了一口气,“都找人请教请教!”
“杨所,我文物局李振涛,有幅字帖,据说是怀素真迹,麻烦你给看一下……啊,不用看,真迹无疑?”
秘书都没反应过来,抓起会议记录本就追。
“朝钟?”
“丁组长,我老周,有幅字你给鉴定一下……啥,没问题……东西你都没看,你就敢说没问题……李老师说没问题?”
“颜鲁公!”
“骗你干什么……信不信,只要运回去,各省博物馆能把头打烂?”
这可是帝玺……还是宋代帝玺,比现今存世的清代帝玺早整整五六百年?
如果换成他们,手抖不至于,但无论如何也会先震惊一小会,再仔仔细细,里里外外,从前到后的看个**一十遍。
“对!”
“轰……”
根本不用问,看他们的神色就能知道答案。
副局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桌子“继续!”
视频再次播放。
对啊,你都知道这是帝玺,还解释那么清楚,但怎么拿起来就扔……
至于怎么判断的,只能等他回来再问……
话音未落,身体就离开了椅子,“腾腾腾”的往外走。
哈哈……何止是朝钟?
“你看,这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宝》,这是《皇帝神宝》……郭威刻的,又传给了柴荣……”
转着念头,又有人“嘶”的一声。
“六尺钟悬于寝宫,据考证,辽博那口就悬于内廷宋徽宗燕息之宣和殿,所以又称宣和钟。而七尺钟,只能悬于外廷……”
会议室像是跟捅了马蜂窝一样。
“不知道……但**不离十?”
镜头中,两人小心翼翼,近乎于抬,把半幅字帖摞到了上面,还用石头压了压边角。
不怪领导们沉不住气,领导们也是人,遇到太过匪夷所思的事情同样会震惊,同样会倒吸凉气。
甚至有人在想如此至宝,李定安为什么不带出来?
转念间,视频里又传出一声叹息“李定安,好可惜啊,就剩半张了?”
视频说停就停。
再一听,李定安发现的,且已经鉴证过……哦,不好意思,刚才光顾着震惊,没顾上仔细看,我再研究研究……
“怎么了?”
嗯,其实谈不上扔,但李定安动作忒随意拿起来看一眼,就往旁边一放。摆的乱七八糟,东倒西歪……
突然间,李定安就发现了一整套,十八罗汉一樽不缺,一樽不少?
保存的还这么好,甚至连个指甲盖儿都没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