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定安一直忘不了,那天第一次见到汝瓷时,顾春风眼中那抹怨毒、愤恨、嫉妒、贪婪的神色。
李定安低下头,仔细的瞅了瞅:这些瓷器之间,好像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不一样?
看了好一阵,他直起腰,又看了看顾春风:“有色差?”
“李老师太谦虚,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吗?”
好像都对,这些都是瓷器成釉的决定性因素……
刚要进字画室,有人招了招手,他定睛一瞅:哈哈,顾春风?
“李老师,稍等一下!”
“李老师好眼力,就是有色差!”顾春风竖了个大拇指,“所以我们在讨论,造成色差的具体原因。”
“顾主任,夸张了,你比吴教授的年纪都大,又是业界前辈,哪敢让您说指点之类的话?”
“暂时没有结论!”
嗯,刚才应该是错觉……
好家伙,陇共八个陶瓷专家,你们分成了三派?
“顾主任别这么说,我还真没到“达”的程度……”
所以,乍一看,就像是故宫前后三代瓷器所所长的学生要争个高低?
同步说明,顾春风暂时也没有明确的判断,不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确实有点讨教的意味。
李定安不置可否,从前到后挨个上手,将长案上所有的瓷器看了一遍。
确实有色差,有些之前还挺大。
“杨老师,断代做了没有?”
“做了,最早到最晚,相差不过十年!”
汝窑从前到后,只存了十八年,年代处于十年之间才正常。
“玻光度透视做了没有?”
“依次做了仰光、强光、日光,色调均在6c8470—67807d之间。”
前者为翠青,后者为蓝青,处于这两者之间才叫天青。也就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天青釉。
所以,也没问题。
“矿土云母类型呢?”
“黑云母、二云母,和白云母类沉积岩。”
“结构?”
“块壮伟晶岩的全分伟晶盐。”
“有没有推导过初始矿土元素比例?”
“有:l2o3平均含量应该在60%左右,so2平均含量为13%,fe2o3平均含量为4%到5%之间……”
看似没问题,所有数据,好像都符合汝窑瓷的特征?
如果依此推断,造成色差的原因,就是刚才副组长杨其昌提到的那几种: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烧结时长。
但李定安总感觉漏掉了点什么。
“杨老师,相关数据和资料在不在?”
“在!”
杨其昌连忙递上文件夹。
李定安顺手翻开。
实验做的不少,记录的也很详细,除了他之前问过的玻光度、矿土类型、结构类型、元素比例,还有附着土纲类型、发育成土类型、矿土富铝率、脱硅率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