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祝我初郎腾于九霄之上
夜。
陈初收到了军统关于商户打算假托军士名义冒用将士家园贷的密报。
此举虽恶心人,却不好说到底犯不犯罪。
亥时初,猫儿见官人仍不回房歇息,亲自煮了宵夜带来书房。
恰好,此事涉及四大行,陈初便让猫儿看了看那份密报。
猫儿看罢,挨着陈初坐了,细声道:“官人,老子《道德经》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当初咱们定下此策时,确实想的不够细致”
陈初稍微有些感触。
两年多前,猫儿还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小丫头,如今,也能引经据典了。
烛光氤氲,在猫儿完美侧脸上晕起一层迷蒙光滑,精致五官愈添娇媚。
正所谓灯下看美人
“娘子,身子大好了吧?”陈初忽而奇怪的这么问了一句。
但西门恭相当满意,毕竟由吏到从八品的转变,若不是五弟给力,他这辈子也别想摸着‘官’的门槛。
“呃”
城内各级官员同样心情不错。
以上,皆是州府六曹中的实权官员,陈初既然能亮出来,便有信心能帮老丈人拿了此职。
茹儿看了一眼懵懂小丫鬟,以过来人的口吻道:“晚些,你便知道了.”
亥时二刻,陈初出府。
席间,人逢喜事的陈景彦,在同僚的吹捧中不由多吃了几杯,心情舒畅之下,起身讲了几句。
就在皆大欢喜的氛围中,九月的最后一天,左国恩的新任命到了。
陈初哈哈一笑,道:“儿,若你替咱爹爹选,你选哪个?”
陈初回头,对勾头往屋内张望的茹儿道:“茹儿,给本官拿只酒杯啊!愣着作甚?我陪家三娘子吃几杯.”
对陈初来讲,这也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做法。
茹儿守在廊下,搬了支小马扎坐下,一看便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蔡故意模仿陈初的口吻,把‘咱爹爹’三字咬的极重。
全然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模样。
作为规则制定者,和各个阶层博弈共存,才是千百年来的常态。
“嗯”
规则有漏洞,便修补漏洞,这种事以前有,眼下有,未来依然有。
便是滞留在当地外府灾民,也人人有了糊口活计。
茹儿睁开眼看了看天色,伸了个懒腰道:“那便快了。明日你将换下被褥送与浣娘时,她若问起,知晓怎说么?”
‘咱爹爹’?
蔡媚目飞白,妖冶面庞上却露出一抹风情万种的微笑,“自然是这户曹主事了,治理一地,官吏为重,你若不用‘咱爹爹~’为你选能任贤,还能用谁?”
茹儿望着正站在门前的陈初,缩了缩脖子,尴尬赔笑。
蔡自然知晓陈初不与爹爹相商,却拿来自己这里献宝,无非因心中觉着对她有愧,以此来弥补一二。
但前些日子西门恭得过陈景彦的提点,明白了‘常伴君王侧’的重要性,专门找到陈初表达了想继续留在蔡州为官的意愿。
她知道,陈初是想让银钱快速流动起来,毕竟银子放在地窖中创造不出任何价值。
陈初滋溜一声抿下一杯酒,从怀中掏出一张笺纸,递了过去,“儿,你看看这个.”
自从猫儿好转后,蔡便离开了陈府,进入九月后,更是去了城外各县视察石炭场、赤铁矿,甚至九月初十的将士检阅都没回来。
短时间内的大量需求,让蔡州的木材、陶土等筑料原材料出现了短缺。
一路畅行无阻。
“哎,今晚又有的忙了”
早已收拾好行囊的左国恩,当日便带了家人去往颍州赴任。
此时又值冬小麦播种完毕,农人得了闲,有机灵的便找了懂营造的师傅,组织起一支支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盖屋班,穿梭于各处庄村。
此职司从七品,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乃一府中除了知府、同知、通判外数一数二的实权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