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愈直接懵圈了,这是哪对哪啊?
我什么时候要说所谓的鉴定诀窍了?
我明明是想去专家席喝茶休息一会的。
不过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沈愈估计自己现在要是不说点鉴定干货,那单单台下观众就饶不了自己。
既然大家喜欢听,索性那就说吧。
......“那时候的画家对于名利看的很淡,基本不留名款,所以古代的鉴定家就是想鉴定钤印也无从谈起。”
在林胖子手里接过他拿来的水杯,沈愈喝了两口水继续道:“今天主要讲讲怎么考流传与辨别画的时代风格。”
明代的文人尤其喜欢在画作上题诗。
他们讲究的是诗、书、画、章四者结合。
假设唐寅在某次文人好友聚会时画了一幅《云海观景图》。
他的好友祝枝山一看,“哎呀,伯虎这画画的不错啊。”
于是就在后面写下了长文。
说哪年哪日在某个地方我祝枝山看到伯虎兄弟画了这幅《云海观景图》,大家之后还喝了点酒吃了点佳肴,然后方才尽兴而归。
隔了几天,文徵明也看到了这副画,“嗯伯虎这画不错,真神来之笔,此画只能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闻?
真无上神品也!
得了,既然枝山写了长文,那我就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