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几分钟后,耽误了几分钟的上课时间,才算是正式进入了课堂。
高阳今天讲的还是江枫上周就给学生讲过的《论语》,进度稍微慢了一些,不过也是年级的平均进度水平。
因为三班四班的效率高,所以一直领先了平均进度好几天。
没过一会儿。
讲到了关键节点的高阳就开始提出来问题找学生回答:“来看这个‘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举手尝试翻译一下的?错了也没关系。”
这句话一出来,本来还比较热闹的学生们瞬间就安静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后,高阳最终选择点人出来:“既然没人出来,那我就随便点了啊。杨成同学吧。”
瞬间,那个叫杨成的立马就开了麦:“高老师别啊,我还不怎么会呢,你叫孙自豪吧!”
孙自豪立马就绷不住了:“我也不会啊!高老师换人吧,班里女生预习的多!”
这般转移注意力,当即就让班里的女生也有些难绷!
纷纷在弹幕上或是直接开麦反驳起来,场面弄的相当热闹。
搞得高阳都只能苦笑,赶紧从中劝解:“行了行了,都先别说了。既然没有同学主动回答,那我来给大家翻译吧。”
看到这里,江枫立马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高阳总感觉教学状态有问题,
甚至已经感觉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必要了。
因为确实大有问题!
江枫之前教他了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关系拉近。
让他们不抵触这门课,觉得老师跟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学习路上的朋友。
虽然高阳听进去了,但学的有点太“过”了。
换句简单点的花话来说,就有些太宠溺班上的学生了。
课前打游戏拖延了几分钟上课时间,乃至被点到名的学生直接耍滑头求放过,这些种种表现都映射着这点。
反观三班四班,这种情况在江枫的课上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毕竟他们都知道,江老师平日里虽然对他们很平和,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有些红线是绝对不能碰的。
所以即便是开玩笑,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开玩笑。
而九班学生这边似乎出了点问题。
因为觉得老师和他们特别亲近,完全不会对他们严厉,所以就完全不怎么当回事。
久而久之,高阳平日里对他们说的话都不太管用了。
甚至包括前面有他们班上的一个学生考试作弊,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只学了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和他们的关系拉近,但却忘了自己始终是老师,最终目的应该是督促他们学习的。
属于是和一些特别严厉的老师相反,走了另外一种极端了。
虽然会比较受学生的喜欢,但因为太过放纵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自己也放松了学习。
时间一长,无论你说什么,学生都不会特别放在心上了。
虽然和学生拉近了关系,但无形之中失去了老师该有的“权威”。
真正要想教好学生,不光要“柔”,还要有“刚”。
对待学生和蔼可亲是与人相处的准则,而对待一些原则性的事一点都不能让步是身为老师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