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站起来拦住她,拉着她的手,看了又看,唇角的皱纹一拐,笑道:“礼礼当真是个好的,模样好,品性也好。不枉你爹娘悉心栽培。”</P>
崔礼礼笑道:“祖母说得是。”</P>
“你娘也是我膝下最懂事的一个女儿,从小就知书达理,家中庶务,她学的最快,如今正头娘子她也做得最好。”</P>
傅氏眉头微蹙:“母亲谬赞了。”</P>
“可不是谬赞,咱们傅家男儿有出息的不少,如今姑娘里,礼礼是最有出息的。得了圣人封的牌子,又要参加春日宴,还要着书立传。”</P>
崔礼礼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外祖母慢坐,我先回屋收拾一下。”</P>
“那些东西让下人收拾便是了。”王氏又来抓她的手,“你来,外祖母要跟你说说体己话。”</P>
三姑娘在这里,哪有什么体己话,必然是看着三姑娘要嫁人了,嫁人之前最好提一提身份,将来嫁到夫家,说话也有底气。</P>
说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左不过是要自己带着三姑娘进宫参加春日宴,又或者着书立传时,要提她家三姑娘一句。</P>
只是这次春日宴,自己要做大事,三姑娘去不得。</P>
崔礼礼明白王氏的意图,但也只得坐下来,端着茶碗堵了她的话:“外祖母,三妹妹的婚事定了,就在家好好备嫁。春日宴我没法带她去。”</P>
话还没出口,就被人堵回来,王氏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出息了,就应该扶持祖家,你爹又没有爹娘,我跟你外祖是你们唯一的祖家,互相扶持,方才走得长远。”</P>
“外祖母可识字?”崔礼礼放下茶盏,唇畔泛起一朵微笑,“圣人赐的可是‘独善其身’牌。不是‘兼济傅家’牌。”</P>
“你!”王氏气得站起来。</P>
三姑娘幽幽地看着崔礼礼,轻轻拽拽王氏的衣裳:“祖母,咱们走吧。”</P>
“三姑娘——”崔礼礼站起身来,“祖家的光再亮,照到身上也不长久,更何况我跟你还隔着好几层。”</P>
三姑娘抿着唇偏过头去。</P>
从小就在祖母的光照下长大,家中安排的,自然是为她好的。一族同辉,是从小学到大的思想。</P>
她听不懂崔礼礼这句话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