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这几个月,
赵时入账——十万三千贯,还是……就这一家麻将工坊,我不过就是个有点良心的冷血资本家罢了。
赵时没好意思揭穿自己的真面目,继续带着这帮人穿过了,麻将工坊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来到了,印刷工坊。
印刷工坊暂时还未发展的那么有声有色,主要是在接一些外面的任务熟练新的印刷手段,不过,今夜之后,他们就应该也会忙起来,并且如同麻将制作工坊一样的快速扩张。
不过,
纵然这里明显不如麻将制作工坊忙碌,但是,这一帮子文人,进入这里之后,就明显要比在其他工坊激动一些,尤其是看到那川流不息,明显新颖的胶泥活字印刷术。
“这?”
刘沆甚至激动的牙花子都颤了俩颤,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基本就意味着……著书立传,教书育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生生的把印刷成本降低了十倍……不……二十倍有余。
赵时却不居这个功,认真道:“这种活字印刷术乃是十余年前,杭州一家书肆刻工毕昇发明的,我只是早早从沈括那里得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而已。”
沈括缓缓的:?
我没说过啊!
赵时却不理他,赵时收下沈括,除了他本身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他认识许许多多如同毕昇这种其他北宋官员,根本就不回去注意的民间发明家,如果不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发明家毕昇,极有可能连只言片语都不会留下。
刘沆却还是不甚在意这个听都没有听过名字的毕昇,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会工人越来越熟练的火烤铁板,取字,重新排列,再放字,火烤,印刷等一系列流程,忍不住感叹道:“从未敢想,太子殿下也不过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却已经将变法的准备,筹措到了这等地步?”
这才哪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