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先苟诬引臣,臣当如何!”
【孔熙先诬陷我,我又能怎么办呢?】
这话说的,孔熙先都笑了,之后孔熙先也不与范晔争辩,而是笑着向一旁看守的殿中将军沈邵之【沈庆之弟弟】说道
“凡诸处分,符檄书疏,皆范晔所造及治定。云何于今方作如此抵蹋邪!”
【“我们所有的筹划、讨伐檄文及信件等等都出于范晔之手,为什么到现在还这样抵赖呢”】
之后,在大量范晔亲自手书的物证之下,范晔也无法再抵赖下去了。而是又换了一种口气说道:
“久欲上闻,逆谋未著。又冀其事消弭,故推迁至今。负国罪重,分甘诛戮。”
范晔这是打感情牌了,说自己是故意打入谋反集团当卧底,本来一早就想告诉陛下孔熙先谋反的事情,但一来孔熙先等人谋反的迹象不太明显,二来希望孔熙先等人迷途知返,主动停止谋逆,让此时消弭于无形,所以才拖延到现在。
这话说得连内侍听了都摇头,更何况刘义隆了。
在范晔一一招认之后,另一边刘骏于密奏中求情想要的孔熙先,在与范晔对质完毕之后,再次被押到另一处审问,孔熙先倒是个服输的人,内侍问什么答什么,从容道来,言辞语气没有丝毫胆怯。
听闻奏报,刘义隆也诧异于孔熙先的气度与才华,在了解完孔熙先的全部情况后,刘义隆派内侍勉励孔熙先说:
“以卿之才而滞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此乃我负卿也。”
听闻此言,孔熙先一时沉默,回神之后,孔熙先向内侍求了一副笔墨纸砚,在书写完毕后缓缓说道:
“感念陛下洪恩,且陈图谶,深戒上以骨肉之祸,愿勿遗弃,存之中书。若囚死之后,或可追录,庶九泉之下,少塞衅责。”
【感谢陛下恩德,送上图谶,告诫皇帝要小心骨肉之间的祸变,请不要把我写的这些东西扔掉,把它存放在中书省。如果我坐监死了以后,也许可以想起来查看,我在九泉之下,也会稍稍减少我闯下这一大祸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