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送灵启程时,皇帝刘义隆亲读祭文、送挽仪。同时在祖庙举行了一个大规模的祭奠仪式,刘骏觉着就是个类似现在的遗体告别仪式,只是礼仪更复杂了些。当然刘兴弟的遗体是看不到了,放了有三个多月,早就臭了。被封在棺椁里,封的死死的。
之后是出柩,将灵柩运到坟地。出柩时沿途还有教坊司的乐师奏响哀乐,汉乐府有《蒿里》《薤露》,一直是安葬时的挽歌。
一直等到刘兴弟的陵寝封土,刘骏来建康的任务才至此结束。
当然,马上要过年了,刘义隆虽然不喜欢刘骏,但还不至于年前只剩几天还要将刘骏赶回襄阳,所以刘骏也得以再次在建康过年。也因此刘骏能够亲身参与元嘉二十一年最后一个大新闻:太子率更令何承天撰《元嘉新历》完成,上呈皇帝求改历法。
朝堂之上,刘骏眯着眼打量着一袭麻衣坐在那与皇帝高谈阔论的何承天。
说起来,元嘉二十一年除了临川郡王刘义庆与会稽公主刘兴弟逝世之外,朝廷上的大新闻就没停过。其中就有关于何承天的笑话。
何承天与前任尚书左丞谢元一向关系不好,二人互相窥伺对方辖台的过失,几次互相上书弹劾。
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协助皇帝总揽大权,一年给何承天资产:钱币三千万,布帛五万匹,粮米七万斛。刘骏也不知道刘义恭是不是自污,反正在接替刘义康的位置后,刘义恭一直铺张浪费,用度经常不够。元嘉二十一年年中,刘义恭就向尚书省要求索取第二年资费。
按朝廷规定支出钱币二十万,布帛五百匹以上,应向朝廷启奏,得皇帝允许才可拨出。但时任尚书左丞谢元安排钱币二百万给太尉刘义恭,并没有走上奏朝廷的流程,事情败露后,谢元命人杀了具体办事的仆射孟靑试图销毁证据。
后来谢元转任太尉刘义恭的咨议参军,还没接到正式授命,就被何承天揭发了旧事,刘义隆因此大怒。
“朕的钱!一句话不问就直接拿走两百万!欺天了!”
【袁皇后在世时,求刘义隆支援娘家,一次最多也就三五十万钱】
最后刘义隆还是看在谢元出身陈郡谢氏的份上,这才没有直接杀了谢元,只是贬谪谢元归乡,且禁锢终身。谢元倒台了也没忘罪魁祸首,也揭发何承天卖绫茭四百七十束给官属,索取高价。何承天因此被贬为布衣。但继续领职。
相当于编制给裁了,职务还在。后世老朱的戴枷办公也不知道是不是学的刘义隆。
抛开何承天的人品,官品不谈,何承天能力还是有的。
何承天呈上的《元嘉历》,说是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其中复杂的专业术语,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刘骏也没能听懂,刘骏唯一能听懂的是,何承天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
圆周率刘骏还记得是3.141592654,至于怎么算的,刘骏已经忘的干干净净了。
何承天的专业术语,刘骏都听不懂,皇帝刘义隆自然更听不懂了,所以下诏让朝廷中懂的官员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