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赞许地点点头道:“不错,老范很有风险意识。凡事过犹不及,分寸把握不好,好事也就容易变成坏事。就听老范的,暂时停止收人。不过,对于已经收留的老人和孩子,生活上要照顾好,对于有病的也要请郎中给他们诊治。但是不要搞形式主义,这些事情要落在实处。回头我要亲自去看的,要是有问题,刘存义,你就等着挨鞭子吧。”
李弘虽然说的轻松,但是刘存义却亲眼见识过李弘的手段,自然不敢不当回事,急忙认真地保证一定不会出问题的。
得到了李弘的鼓励,范闲看起来有些激动,想了想又道:“少爷,如果要想让永州城的人更清晰地知道少爷的善名,少爷可以定期地找一些城中的有名望的人前去这些善堂参观,看看那些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情况。所谓眼见为实,到时候他们回去之后肯定会更好地替少爷扬名的。”
李弘闻言有些惊讶地看着范闲,称赞道:“老范,你这脑子转的可以啊,妥妥的宣传公关的人才啊。好,这件事你拟个章程出来,不过要请的人不一定是有名望的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请一些代表过来,每个月定期安排几天作为公众参观日。”
这要是搁在现代社会,李弘肯定要找一些媒体来参观报道一下,回头各种媒体上一曝光,自己这大善人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只是这年头没有电视广播,甚至连报纸都没有。
唯一的朝廷邸报还只是在官府范围内流传,而且登载的都是各类官方消息,几乎不刊登任何民间的事情。
所以李弘只有靠着口口相传来形成自己的口碑了。
范闲眼前一亮道:“少爷果然高明,比我想的要更周到,范闲佩服。”
李弘哈哈大笑:“老范,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好好开发一下,以后你做我的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