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通过忠烈祠和县志,刘宏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天子,已经伸手握住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军权,顺便还大大的收买了清流名士们的人心。
但是!
跟忠烈祠和县志比起来,刘宏所提出的最后一条,也就是“待天下各处郡学、县学、社学修建完毕,荫其子进学读书”这一条,才是真正令人心惊的杀招!
这个杀招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跟之前的三道登基诏书当中的《广建社学诏》交相呼应。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之前的《广建社学诏》就是在挖家学为官者的根。
为了应对《广建社学诏》,胡广和窦武早就已经默契的决定要“先择一地试行”。
表面上来看,“先择一地试行”的玩法是为了稳妥起见,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大汉国库的压力。
实际上,“先择一地试行”的玩法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起码也要给“家学为官者”们留出一定的应对时间。
现在可倒好,随着“荫其子进学读书”这个条律的出现,原本为了拖延时间而搞出来的“先择一地试行”,最终也只能变成真正的为了稳妥起见而试行,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全面铺开,根本就不会给“家学为官者”们留出多少时间。
因为谁在这个事情上拖延,就是跟那些个杀人不眨眼的羽林劲卒们过不去!
胡广越想越是心惊,不自觉的就将目光投向窦武。
窦武的身子在微微发颤。
只是跟胡广这种老狐狸比起来,多少还有点儿“梦想”的窦武就略显单纯了些。
窦武没想到“荫其子读书”和《广建社学诏》之间的关系,只想到了忠烈祠和县志。
有那么一刹那的功夫,窦武甚至恨不得自己替段颎出征!
胡广悄然靠向窦武,低声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窦武握紧拳头,低声道:“恨不能替段纪明征羌也!”
胡广心头一颤,低声道:“大将军冷静!难道大将军就不想想,无论是营建忠烈祠还是编撰县志,又或者是广建社学,都需要大把的钱财?如今国库空虚,如何支撑得起这般花销?”
被胡广这么一说,窦武顿时也冷静了下来。
诚如胡广所言,现在大汉朝的国库其实空虚的紧,虽说还不至于空虚到饿死老鼠的程度,但是想要同时支撑营建忠烈祠和编撰县志、广建社学,却也不异于痴人说梦。
想到此处,窦武也不自觉的皱起眉头,低声道:“这倒也是个麻烦事儿,奈何天子已经说了出来,这……”
拜将台上,刘宏微微环视一圈,将胡广和窦武、陈蕃等人的神情以及羽林劲卒和百姓们的反应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