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董玉轩便朝着那摊位走了过去。
那摊主正忙着和人讨价还价了,那烛台就放在第二层的架子上,董玉轩随手一够就拿到了。
翻开底部一看,上面赫然是‘乾隆年制’双圈十字形篆书款。
这个款识和其他的常见的款识不一样,董玉轩自然也是知道的。
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乾隆早期篆书款,多作四字两行或六字三行排列,运笔转折处圆滑。还有一种“乾”字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字形,中间的“日”字写成“由”字,这种少见的乾隆官窑款写法属于乾隆初期唐英任督窑官时使用的字体。中晚期流行的格式,大都作六字三行排列,多数不加圈框,篆书款的字体工整。
一般来说乾隆官窑款总的特征是:大字上方一点居中且很小,四竖基本平行,最后一笔稍有弧度;“清”字左边三点水写成“米”字形;右下边的“月”字多为长四框,中间加一小竖;“乾”字下部为硬直的“S”形,“S”上部开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对称;“年”字的顶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见有三种写法。
乾隆官窑款以青花款为主,色调深沉,也有抹红和珐琅料,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总之,乾隆青花款大都字体工整,青花深沉,个别有字体偏斜草率、连笔书写和青花深浅不一的极少现象。
似这烛台底落“乾隆年制”双圈十字形篆书款,且篆法特殊,还是比较罕见的。
想到这里,董玉轩便下意识的鉴定了起来。
这结果,就让董玉轩心中大喜。
看这样子,这摊主也应该是觉得这款识少见,再加上估计进来的也便宜,所以觉得应该是乾隆之后仿的。
于是,董玉轩便出口问道:“怎么卖?”
那摊主听到这话,便开口说道:“十万,要拿走。”
一听这话,董玉轩心中就是一喜。
看来,这摊主的想法,果然就是如他想的一样。
这烛台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即便是十万,也并不贵啊!
于是,董玉轩便又开口道:“没到代呢,还只有一个,便宜点。”
那摊主听了这话,便说道:“那你说个数。”
董玉轩想了想,便伸出了一个八字。
那摊主也是个爽快人,估计这东西放在这里也有些时间了,这会见到能卖,心中自然就是动了。
“这样,八万五能拿走不?”那摊主指着这烛台,很痛快的就对董玉轩说道。
董玉轩装作为难的样子,两个人又墨迹了半天,最终八万二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