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前些日子见过的谢涵,梁茵猜测这件事兴许跟谢涵有点关联。
事实也的确如此,顾璟就是通过谢涵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人这一辈子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用上谁一定用不上谁。
就好比他顾璟,曾经四处求人四处做小伏低,结果小小的谢涵几句话便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所以他顾璟保不齐也有哪一天能用到李尧的时候。
不说别的,顾璟知道梁茵的两个儿子书念得都不错,比他的几个儿子强多了,人家是打算走文举了,那个李榆今年过了县试和府试,差一个院试就是秀才了,那孩子才十七岁呢,将来的前程顾家未必能压制得住。
还有一点,不管怎么说,他们是正经亲戚,前些年那位姑老太太在的时候顾璟也没少登梁茵家的门,不然的话李榆也不会认识顾錾。
因此,权衡再三,顾璟重新登了梁茵的门。
从纪氏嘴里,梁茵知道了谢涵和赵王府走得比较近,也和皇上和夏贵妃有来往,便忽然想起来那天她听谢涵提过一句杨长史。
联想到谢涵不肯回京城却又让管家打探梁家的事情,梁茵觉得自己猜到了些内情,可她不敢相信的是谢涵才刚八岁,怎么会有如此的心智?
于是,她怀疑谢涵后面有高人指点,至于这个高人是谁她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她倒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和谢涵把关系走近些应该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