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集市实际上是个单独的村落了,宽敞的街道,简易但规整的成排房屋,还有专门供摊贩们的凉棚,各色商贩云集,街道上却很干净,有人不时的走动清扫垃圾杂物,又有穿着黑衣拿短棍的壮汉结队巡视,又在这里作奸犯科的,或者发生争执,都会有人及时过来处置。
“..这边是公平秤,斤两上如果争执,就以这个秤为准..”
“..租用店铺和租用摊位都要缴纳租金和杂费,这集市内的各项花费就从这上面出..”
“..那边就是茶棚,里面备着凉开水和解暑药,现在还用不上,不过等天热暑气重的时候就有用了..”
“..哦,你问为什么不配杯子,想来这边喝水,要自备杯子,若是临时来的,会有人给他杯子..”
赵进倒是没有仔细解释,临时用的杯子会被洗刷后用沸水浸泡,看似麻烦,却避免了一些疫病的传染,在这集市的人越来越多,闹起病灾了可是麻烦,不过这些东西只被当做讲究太细,富贵习气,却没办法详细解释了。
开始来时,扬州各家盐商和管事们大部分都心不在焉,不过越看越是聚精会神,听着赵进的解释频频点头,如果按照这个规制,将来的盐市也不会差。
甚至还有人想到,扬州那边也可以搞这么一个,而不是在盐业公会的大堂上商议,或者在官府的衙门里指定,有这样一个盐市,冯家那样的大佬就没办法操纵盐业。
能看到这些,得出这么多结论,全是因为这王管家鼓足勇气的请求,不知不觉间,大家对王管家的态度好了不少,王管家也意识到是个机会,拼命的向前挤,已经来到了赵进的后面。
街边除了铺面和凉棚下的摊位,还有些就地摆摊的小贩,这都是附近村寨过来赚个零花家用的,能过来摆摊的,也就是联保几处村寨的,对这些人赵字营颇为宽容,每次带来的货物,留下一样就算缴了杂费,也就是说卖烙馍的留下一个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