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应选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站了上去,面对人多的方向,大声地道:“诸位乡亲,本官建虏不自量力,徒取其辱,是有根据的。你们,这大队建虏,绕昌黎而去,是去干什么?”
看建虏所去方向,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建虏这是去打山海关了。
有一个乡绅出言答道:“建虏怕是去山海关了。”
左应选马上把话给接了过去:“对,建虏是去打山海关了。但山海关是什么地方,天下第一关。历经多少年的战事,可有落入过敌手。建虏在辽东那么嚣张,可有攻下过山海关,这次入寇,还不是绕着走。再,现在驻守山海关的是什么军队,大明最强的边军,关宁军。天下第一关加上最强边军,凭着建虏在关内小胜了几仗,就能打得下来了?”
左应选到这里,停了停,让底下的人都有时间能消化他的话,然后又铿锵有力地道:“本官可以拿头上乌纱作保,建虏此去山海关,必败无疑。”
昌黎距离山海关并不是很远,许多人都曾经到过。见识过山海关的险峻,也了解关宁军的强大。因此,对左应选的法表示赞同。
左应选的话,再加上底下一些人的赞同,一下消除了听众大部分的恐惧之心。
左应选双手伸出往下一按,示意周围人等都安静下来。然后又道:“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建虏要是一来就攻打昌黎,不定还难以防守。但是,他们选择去碰最硬的山海关,必定是碰的头破血流,铩羽而归。这打仗,要是没了士气,能打得赢么?”
守备石国柱首先明白过来,县尊是在鼓舞士气,因此,左应选一完,他马上大声响应道:“县尊的对,建虏没了士气,还打个屁仗,滚回辽东老家去吧。”
石国柱手底下的兵丁一看自己的领导在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纷纷跟着附和,一下就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鞑子回家喝奶去吧。”
“鞑子要来,就让他尝尝我手中火枪的厉害,一枪爆他头。”
“我也要打得他娘都不认识他。”
“直接让我丢个火雷给他们,炸他们回老家,省得走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