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一见钟进卫和孙承宗进殿,就赶紧吩咐免礼赐座。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奏章上,因此单独召见了两人,询问具体的战事。
于是,孙承宗和钟进卫两人互为补充,把京畿之战详细得了一遍。
战事远没有宣传的那么顺利,建虏也没有那么不堪,种种因素叠加起来,才导致了建虏的大败。虽是如此,也还是狠狠地咬了明军一口。
末了,孙承宗对崇祯皇帝道:“陛下,经此一战,臣觉得军制革新势在必行,各路总兵已隐隐有成地方军阀之势。”
崇祯皇帝也有同感,大明的军制,原本是以各地卫所为单位,平时耕种和训练结合,战时才调配到总兵一级将领下听从指挥,末了回归各处,没有军阀之忧。
但现在九边前线却长期置于总兵的管辖下,就容易形成总兵独断。以前虽有御史,巡按不定时监察,可都流于形式为多,或者直接被收买,并不能有效平衡总兵权力。
崇祯皇帝对孙承宗道:“等监察制度落实下去,情况应该会好很多。而且钟师傅还过军需官制度,朕记得钟师傅要在京营中拨出一部分先行之,好则推广全国军队,是吧?”
钟进卫点头道:“是的,陛下。这军需官制度,在臣的家乡,称之为政委,专门抓军队思想,使其忠君,并明报国为民的道理,因此总兵想私控军队都不可能。”
“好,钟师傅,此事得尽早实行。”崇祯皇帝督促道。
“陛下,此事急不来的。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钟进卫提醒崇祯皇帝,然后又道:“不过暂时可以用其他策略来分化各路总兵手中的军权。”
“什么策略?”崇祯皇帝追问。
钟进卫看看孙承宗,见他微微颌首,就转回头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和孙大人商量的结果是,趁此大胜之际,调各地总兵手下精锐充实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