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刚刚那些记录了大量道学、禅宗学问的手稿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中字头厂家所制造的,再往前就是些很多都已经在如今市面上早已消失的纸张。
就这么一直追寻下去,直到李衡找到了一个用已经几乎绝迹的进口道林纸装订的册子。
册子的封皮是用牛皮制成的,防水防潮的效果不错,但是其朽坏的程度来看也是非常之久的产物。
“这是个日记本”
李衡几乎立刻能看出来它和其他手稿手札的不同,内里几乎没有关于修行的内容,大多都是些零零散散的杂事。
并且此人写日记的风格就非常随性自我,完全没有修行时的严谨透彻,很多时候一整页就一句话,甚至三五個字。
诸如——“天晴,丹阳湖很清”、“我迟到了”、“太行山比我想象的高”、“无事”、“闲来无事,喝酒”、“三月四号,无事,千禧楼的姑娘很润”……
可以看出来在写这本日记的时候此人还很年轻,记述的内容也大多都跟吃喝玩笑有关,并且李衡可以断定此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有两方面可佐证。
一是他的日记内容十分跳脱,经常一会在这个名山大川,一会又到另一处风景名胜,大江南北各处都有,一个能到处游乐玩耍的人肯定不是口袋羞涩之人。
二是李衡在日记里看到他记录自己曾和一位郑姓人物吃饭,而这位郑姓人物乃是上世纪末香江的一位大富豪,并且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和这位郑姓人物交谈颇为随意,毫无上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