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早期的治疗中,多次出现了“变了一个人”、“性情大变”的情况,甚至家属找上来,说“我家人变得我们都不认识了”。
“这不是医院的事情吗?怎么你们数据局也管这些?”田川简单地看完资料,有些疑惑。
“医院没有标准,现在全世界都需要这样的一个标准。”潘队道,“这個事只能分给了我们。”
潘队的意思很直接。
简单地说,如果想确定张三是张三,那么DNA比对是完全OK的。但是如果张三整个人都变了,甚至记忆上都变了,还能说他是张三吗?
到底变了多少能算本人?这需要一个标准,但是今天没有这样的标准。
DNA测序早就已经没有了百分之百的法律效力,原因是器官移植甚至换头手术早就实现了。
现代人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人到底是谁,取决于脑子,取决于意识。
比如说,给张三换了两条腿,那他还是张三。
假设,给张三换了四肢加心肝脾胃肾肺,那他也是张三。
甚至于只保留张三的头,下面的部分全换了,他还是张三。
那如果张三自己的意识崩溃,重建之后,还是张三吗?目前学术界早就吵疯了。
这个事,比一两个案子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