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好东西,可以重复利用,下次蒸参的时候重新倒进去。
蒸出来的人参白皮少,颜色也更漂亮,油汪汪的。
等到最后一锅参蒸完,那液体已经很粘稠了,可以加上点红糖,也可以不加,放到锅里熬。
将水分蒸发出去,成为黑褐色膏体,这就是人参膏了。
一千来斤棒槌,刷洗倒是挺快,两天就刷完了。
蒸参多耗费了些时间,尤其是那些大的,需要缠布条,比较费劲。
但付出总有收获,缠上布条的棒槌不打瓣子,个顶个都挺完整的。
晒出来也都圆鼓鼓的格外好,所以费那点工夫值得。
苏安瑛在家做货,也时不时的去参市转悠一下,看看情况。
参市开业请来的那些南方客户,走了一些,但留下了大半,很多人都在参市上收货。
南方客商的收购价格,虽然跟县里参茸公司的差不多,但是压等级没那么狠,大差不差的人家就收了。
所以参户挺乐意卖给他们。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但凡家里的货干一些差不多能卖了,就有人去参市卖货。
东岗镇上听取了许世彦的意见,没有直接在参市大门口收费,而是过秤收钱。
双方交易成功之后,到指定的秤区过秤。
镇里的人在这守着,按成交额收取一定费用,也不算高。
这边收了费,那头直接给个票盖上章,收货的人拿着票,到时候统一去县里换运输证明就行。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有些人为了逃那点儿费用,跑出去找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