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批货人家跟咱定了两千五百斤,现在收了能有一半儿。
咱家剩下那点儿幺六边条,再有个五六天天也就能全都干透了,到时候我就能彻底腾开手去收货。”
晚间,许世彦下了班,苏安瑛少不得要跟他念到念叨家里这些事。
“我算了下,咱家那些棒槌,一共出来了两百六十斤干货。
今年行情好,而且咱家那些货里面大支头的多,总的算下来,咱今年能卖三万四左右。”
苏安瑛说这话的时候,眉开眼笑的。
别看这三万多块钱,跟他们卖参土没法比,甚至都赶不上养殖场收入多。
但是在苏安瑛看来,这才是正经路子。参农嘛,还是以种参为主。
换个思路想想,要是他们家没有那么大本事,就指着种参过日子的话。
三十七丈棒槌卖三万多块钱,那一家子都得高兴的好几天睡不着觉。
就这年月来说,谁家能一年收入三万多啊?就算是扣除了今年栽参所需要的的各种费用,那也能剩两万多呢。
再说了,明年他们家还有棒槌起货。
这一年一年的循环开了,年年有两万多块钱,啥样的日子能跟他们比啊?
当然,这三万多,里面有许成厚老两口一部分。
不过如今他们两家也就跟一家差不多,分开算和总的算,都一样。
“还有啊,咱替人家收两千多斤的货,一斤还有十来块钱的辛苦费。
咱也别算多,就算十块钱,咱还能挣两万呢。
哎呀,我这一算,咱今年秋天能划拉不少钱,我就觉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