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恩学在电话那头,急的就差哭出来了。
省药材公司和保健品公司不再执行保底收购,外商又喊着不再下订单,已经下订单的也要撤单。
这样一来,参农种出来的棒槌,往哪里销售?卖不出去,难道还能全都烂在地里么?
“管市长,不会没人要的,人参不像君子兰,君子兰是一点儿用处没有,纯观赏。
人参是珍贵药材,功效在这儿呢,肯定还是有销路,只是很多客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批量进货了。
以前外商是储货待销,往后只能是现销现购,库存全都压在了咱人参产地,压在了参农手里。”
一边,是人参产量持续上涨,大量人参积压在产地。
另一边,是外商不再大批量进货。
产地农户和种植加工企业,为了尽快将自己手里的货卖出去,就只能互相压价,最终,便宜了外人。
就像许世彦跟许世祥说的那话一样,如果这个时候,有大量资本涌入,直接控盘收购人参,说不定能稳定住局势。
如果能连着几年控盘全额收购人参,国外客商就得急眼,价格就能稳住。
但这也就是想一想,根本不可能。
今年全县人参产量,大概得三百多万公斤,以去年的平均价格来算,最低也得两个亿的资金。
这还只是抚松一个地方,周边栽种人参的县市多着呢,总得算下来产量是多少?
而且这不是一年,最少也得连续四五年,偏偏明年后年的产量会更高,需要的钱更多。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目前国内来说,怕是还没有哪个企业,敢一下子砸进去百八十个亿。
有那个钱,人家干点儿啥不好啊,非得往这里头扔?一个弄不好血本无归。傻子才这么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