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磨洋工
锯手在伐木时,首先在树倒方向的正面割锯“下楂口”。
下楂口的深度是根据树的直径确定的,一般深度为被伐树木的三分之一左右。
下楂口实际上是锯两下,间隔高度为深度的二分之一。
割锯完之后,助手用钢锭斧子瞅准了锯缝儿,上下两砍,左右两敲,抽出楂片。
下楂抽完楂片后,锯手需要绕到树倒方向的背面开始割锯“上楂口”。
上楂口的横断面要与下楂口的横断面齐平,而且不能锯透,左右两侧各留出五到十二公分的“树弦”。
留弦的目的,就是控制树倒的方向,缓慢树倒的时间,起到一个借向的作用。
如果把弦锯断了,很容易导致树“滚楂”或者“坐殿子”,引发安全事故。
锯手和助手,在伐木的过程中,要有三次喊山。
起锯、进锯、树叫楂后,喊山要喊出树倒的方向。
树向上坡喊“迎山倒”,树向下坡喊“顺山倒”,向左右喊“横山倒”。
喊山的目的,是提醒周围作业人员及时正确避让,避免发生意外。
等到树放到后,再喊一声安全,这棵树就算伐倒了。
树放倒之后,还要进行打枝。
打枝,就是在树木伐倒之后,需要人工将树干上的树枝打净,只留树的主干。
剩下的树头枝丫等副产品,可以分给工队的缺烧柴。
等着过几年林木资源越来越少,林业局也开始重视综合利用,这些枝丫材也都是好东西了。
打枝也分为机械打枝和人工打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