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捐了五千块,拿到了祠堂阁楼的钥匙,时间就是在做戏的这几天里。
他有足够的时间到阁楼里,去探寻他想要的一切。
比如,那幅肖像画。
张超站在祠堂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做准备。
也看到爷爷带着方多她们去了戏台后台,他浅浅一笑,戏台后台是重地,除了戏班子先生们,村民们是不准上去的。
越是不让上去,越是让人心痒麻麻的,想要一看再看。
祠堂后院,已摆上桌子和凳子,搭起的灶房,也已经开始燃烧起来,这是给进了祠堂的老头,和戏班子准备饭菜的地方。
总不能戏班子边唱戏,还要让他们自己做饭吧,这些全部都由村里包了的。
做饭的是村里有需要的人,让她们做饭时,不但可以蹭一顿饭,也可以赚两个钱。
这祠堂前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笔墨和红纸,一位大爷坐在后方,笑口常开。
特别是张超还在旁边时,大爷觉得他的笑容得比大姑娘们的笑容还甜上几分。
“来了来了。”一道大喊声响起,“我家女来打彩了!”
张家村修族谱,这可是大事,所有外嫁的女儿,都得回娘家来打彩。
这个时候,姑娘几乎没有嫁外地的,娘家做事,都可以赶回来。
外嫁女来到桌前,把红封递过去,大爷笑呵呵的拆开红封,记录下这个外嫁女的名字,以及打彩钱多少。
打彩钱多少随你自己定,村里没有规定。
打彩钱记录下来,旁边就会有专门人放一挂二十四响,表示欢迎外嫁女回娘家来打彩。
陆续的,外嫁女都赶过来了,个个盛装出席。
这个盛装出席,是把她们最好的衣服穿上,虽然这个最好的衣服上还有补丁,但一定是她们最好的衣服。
张超看着一个个眉开眼笑的外嫁女,她们欢喜的和身边人说笑,有几年没见的,有十几年没见的,此时都借着这个机会来见上一见。
一个妇人带着四个孩子朝这里走来,张超觉得对方很是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这是谁。
妇人把红封递上去后,二十四响爆竹响起时,妇人朝旁边退来,撞到了张超,急忙道歉:“对不起……超子!”
张超蹙眉:“嗯,对。”
妇人欢喜道:“超子,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三姑啊。”
张超恍然大悟:“三姑!”
三姑是张发崽的三妹,叫张艳芳,嫁给孙国祥,由于是嫁九大村之外,路又远,所以三姑并不是经常回张家村。
妇人欢喜的笑了:“对,你三姑。上次你结婚,我来了,你太忙了,我都没找到机会和你说话。”
张超知晓三姑和姑父来了,但他没见着:“我知道。三姑,你刚才回家了吗?”
三姑温柔笑道:“还没呢。想着你们定都是在这里,就赶过来了。苗苗,这是你们张超表哥,快喊人。”
她身后四个孩子,虽然有点腼腆,但都乖巧的喊了人:“表哥!”
张超看着穿着整齐干净的四个孩子,身上的衣服都是暂新的,上面的褶痕很深,想来这新衣服,是准备买来过年穿的吧。
大的都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小的和张俊差不多大,瞧着热闹,眼睛都收不住,到处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