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军来攻,镇海和白羽军必然也在潞州展开了攻势,潞州那边要多排斥候,防止大离军从潞州包抄我们,让李虎加强对潞州方向的监控。
京城局势未定,虽说北方的平叛大军已经把叛军围在京城,但想平定国内乱局,时间少不了,短时间内我们没法得到国内支援。咱们这边以拖延为主,咱们本土作战,耗得起。”姜瑜给姜伟分析了一下局势,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东西一一讲解。
等走出大帐,天已经亮了,姜瑜看着明亮的天空,暗自叹息。
早个两百年,就凭八万南湖军,哪敢来撩望岳军的虎须,直接给他腿都打折了,可惜啊,望岳军的战力下滑的太快了,尽管自己勉力支撑,还是挡不住战力下滑的趋势,也就虎字营还有几分当年望岳军的风采。
原望岳水军大营,此时已经变成了南湖军的中军大帐所在,朱迅看着自己的嫡子朱恺,眼中满是怒火。
其他三路都顺利登岸,只有东路一万三千大军,被人打的狼狈退回,还战死了五千余人,统帅大军的,还是自己培养多年,想要培养出来继续接管南湖军的嫡子。
大陆各国都有将门,大离也不例外,各国的将门历来都有军职家传的传统,只要能力不差,一般皇室也不会阻拦,但是也得其他将门认可。
可是这一场大战,让朱家继续执掌南湖军的希望成了泡影。不说朝廷和其他将门,就是南湖军内部,也不会容忍一个无能的主帅接任,南湖军中将领可不是全都出自朱家。
这让朱迅如何不怒。
“父帅,不是孩儿无能,实在是那股夏军战力太强,我前期部署的两千人防线,被夏军一击而溃,连五分钟都没挡住就被击溃,夏军趁势掩杀进来,数千精锐横冲直撞,孩儿几次组织防线,都被夏军冲散。
据退回来的士卒说,这些士卒悍不畏死,力气大的惊人,至少是常人两倍的力量,交战几个小时,前军坚持不住士气崩溃,连带着后军也军心浮动。
孩儿眼见着大军就要被逼到湖里了,这才下令撤军。”朱恺跪在地上,低吼到。“父帅,孩儿作战不力没有完成任务,孩儿认了,可要说孩儿无能,我冤啊!”
“你还敢说,你说敌军强,你怎么就练不出这样的强军来?还敢找借口。”朱迅气的是七窍生烟,大骂到。
“父亲,孩儿不服,我麾下大军,在着南湖军中,哪个敢说强过我。不信,你让其他将领带兵去试试,如果有人能打过他们,孩儿愿领军法!”朱恺也是满心的怨愤,碰到这么个对手,他能怎么办。
朱迅被朱恺这么一说,也稍微冷静了一下,自己儿子训练出来的部队还是了解的,战力在南湖军中是排的上号的,难道夏军真有他说的那么强,还是说正好自己儿子运气不好,碰到了精锐?
大夏的步兵历来强悍,早些年,大离别说主动进攻了,就生怕大夏打过来,一个夏军士卒打两个大离士卒那是轻松的很。
可是这些年大夏步兵的战力早就不比当年了,一对一,大离也就稍弱于大夏而已。这次要不是大夏内乱,北凉也打算对大夏进攻,大离还未必敢来攻打大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大夏即使衰弱至此,竟还有如此精锐。
“对面领兵的是谁?”朱迅放缓了语气,问道。
“天色太黑,不过隐约看到是李字旗。”朱恺委屈的回道。
“李?”朱迅思索了一下脑中的资料,“李家李虎?那一带应该不是他的驻地啊!”
为了替朱恺铺路,朱迅特提避开了一些知名将门出身的将领驻地,好让儿子立功。战前分配任务时,还特意确认了一下驻防将领,那一带应该是州兵的防区。
朱迅的资料没错,那里原本是由五千州兵驻防,可惜,朱迅没有料到,就在这几天,姜瑜调整了驻地,将望岳军主力调到各处加强防守,州兵全部被调到了中军。
而这一个原本应该是州兵驻扎的营地,换成了虎字营驻扎。大离的情报还没送达,使用的还是几天前的消息,阴错阳差之下,才导致朱恺一头撞上了战力最强的虎字营。其他各路虽然顺利登岸,可也被望岳军主力拖住,不得寸进。
“来人,给我查清楚,最近夏军是不是有换防。”朱迅大喊一声。
“大帅,早上传来消息,夏军在三天前调整了防区,只是时间紧,情报今日早上才送到。”一旁的副将满头大汗,战战兢兢的说到。
朱迅破口大骂,“黑水的人都是吃屎的吗?这么重要的情报,这个时候才送来?湖口现在是谁驻守的。”黑水是大离的情报部门,和大夏龙雀一样,建立了数百年了,是大离最大的情报机构。
副将翻了翻黑水送来书册,回道:“湖口目前是由李虎统帅的虎字营驻防。”
朱迅嘴角抽搐了下,这是真撞枪口上了,李虎的虎字营这几年来声名鹊起,被誉为望岳第一强军,五千人对上望岳军两个战团都丝毫不落下风,碰到这样一支强军,败得不冤。
朱迅也没办法说什么了,虽然说出去依然不好听,但至少有理由了,而且还有黑水背锅,勉强也能敷衍过去。
“起来吧!”没好气的瞪了眼儿子,虽然还是败了,但也没法多说什么,李虎这些年和南湖军多次交手,展现出来的战力十分强悍。别说自己的儿子,就算是自己,对上了也未必能赢。
“既然那边是虎字营守的,那就让他在那呆着吧。别去招惹他了,每日派些战船去盯着,别让他跑别的地方去就行。你在中军休整一下部队,等候命令。”
“是。”见事情过去了,朱恺一脸郁闷的站了起来。
而此时,望岳江下游,大离最强的14万白羽军,正在隔江与大夏锦帆军对峙,江面上布满了战船,大夏东海水师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启航迎战大离镇海军水师。可直到中午,大离也没有发起进攻。
身处中军大帐的锦帆军主帅周光与一干大将正看着沙盘,愁眉不展。
六十多的周光,是大夏将门周家的掌舵人,执掌七万锦帆军和两万东海水师,李虎的妻子周姝,就是出自周家,不过不是嫡系。
此时周光压力很大,虽然加上三万州军,手里掌握了12万大军,但对面是七万镇海军和十四万白羽军,都是大离精锐,此外还有八万州军协助,兵力相差十六万,是潞州军的两倍多。
白羽军的动向诡异举动,让老将军十分不安,早已下达了全军戒备的命令。
到了下午三时,不好的消息传来,镇海军兵分两路,两路各三万大军攻破了州兵防守的两个渡口,已经登陆,正往锦帆军两侧包抄而来。
年迈的周光听到消息,眼前一黑,身体晃了几下,差点昏了过去,旁边的长子周念一把扶住。关切的问道:“父亲,没事吧!”
周光镇定心神,缓了过来,扶着桌面喊道:“整军撤退,全军退往万安郡!令水师自行突围,退往东海。”
潞州兵力不足,周光早已做好撤离的准备。
两路被突破,再不退,等镇海军包抄过来,就靠这些营寨,锦帆军就得全灭在这,只有退往附近的万安郡城,依托城池固守待援,才能给锦帆军带来一线生机。
众将慌乱的去安排撤离,老将军颓然的坐在椅子上。
潞州面积广大,需要防守的区域太多,以前大夏实力强盛时,七万锦帆军加上两万东海水师,配合州兵足以防守。可是随着大夏军队战力衰弱,如此大的辖区,已经让锦帆军兵力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这百年来,历任锦帆军统帅多次请求扩大锦帆军规模,但都被文官集团驳回。此时,恶果出现了。
两路州兵防守的区域,在一个早晨的时间内,被大离攻破,两个战团一万人马被歼灭,导致锦帆军面临被包抄的危险,现在只有往北,退守万安郡城,锦帆军才有一线生机,如果速度慢了被镇海军咬住尾巴,全军都有危险。
大夏内乱,国内没有支援,潞州的兵力不足,现在又丢了两个战团的州军,兵力更加吃紧。
等到下午四时,中军四万大军已整备好物资陆续开始拔营。
但左右两路的六处营寨六个战团的锦帆军被镇海军死死咬住,动弹不得,已经没有机会撤离了。江面上,大离水师与正在突围的东海水师正在激战。
顾不得几处营寨的驻军,周光带着四万大军,匆忙的往北撤去,一但江面的战斗结束,十四万白羽军就会渡江,到时候,锦帆军就一个都走不了。
到下午五时许,东海水师被留下了三成战船,其余战船突围而去,大离也不好受,损失战船数十艘。下午六时,十四万白羽军开始渡江。
锦帆军六处营寨三万大军,激战数天后,除少数突围而出外,大部战死。锦帆军四万主力退守万安郡城,固守待援。
9月13日,白羽军尾随锦帆军主力,抵达万安城,把四万锦帆军和三千郡兵围在了城内。
9月14日,镇海军在拔掉锦帆军六处营寨后,兵分两路,主力五万大军赶到万安郡,一起围困锦帆军。但两路大军围而不攻,只将城池四面团团为主,准备困死锦帆军。
剩余的一万大军和五万多大离州军往东而去,那边潞州首府杭城还有两万多大夏州兵需要解决。
9月24日,大夏朝廷收到大离入侵的消息,陈灵召集李琦等人商讨对策。
大夏,面临着比之前内乱更大的危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