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迫,女皇刚坐上龙椅,便点出急需解决的难题。
她缓缓扫视着下面十多位宰相,接着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朝的粮食供应必然出现缺口,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季粮食收获!”
吏部尚书出列禀道:
“陛下莫忧!可调太仓、广通仓、常平仓、回洛仓之粮入京,供给文武百官及京中百姓;河阳仓、洛口仓、黎阳仓就近开仓放粮,以供赈灾之需!”
吏部尚书拥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所以他就是宰相,而且他还是李幼卿的人。
应该说,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的尚书,全都是李幼卿的人,且都是当朝宰相。
女皇点头道:“准奏!”
中书省的长官,钱中书见此,不甘落下风,也出列禀道:
“至于因赈灾而出现的粮食缺口,可派人前往蜀国购买,蜀国粮价两三文,可助我大梁度过此次难关。”
钱中书是坚定的太子党,与兰陵公主是政敌。不过中书省连带他也才两位宰相而已,单就宰相的数量来说,远远比不上李幼卿。
女皇点头道:“准奏!”
另外一边,门下高官官刘侍中,则是个中间派,刘侍中虽不参与党争,但亦不想门下省的风头被中书省与尚书省盖过,于是出列禀道:
“陛下,我朝缺粮之事万万不可对外宣扬,倘若百姓知晓,恐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倘若周边的蜀国、辽国知晓,莫说向他们购买粮食,恐怕还有人会趁火打劫!”
女皇点头道:“刘卿所言有理,准奏!”
至此,缺粮之事,大体上有了解决的方案。
君臣间又仔细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敲定各项细则,包括派谁去开仓放粮,派谁去蜀国购买粮食,以及如何避免消息走漏等等。
详细而又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