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和一部分高层对李琬再次解决危机表示了肯定和感谢,尤其是得知“虚隙”的威胁可能远胜“蔓延”之后。李琟带回的数据和经验,无疑为人类应对这种新型威胁提供了宝贵的起点。
然而,另一部分人的担忧却因此加深了。
李琟的力量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他不仅能安抚星球的“免疫系统”(噬星者),还能对抗足以抹消现实的“裂缝”(虚隙)。这种近乎“万能”的力量,集中在一个个体身上,让那些习惯于制衡与控制的官员和顾问们感到极度不安。
闭门会议再次召开,争论比以往更加激烈。
“我们必须加快对起源石的备份研究!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的状态和意志上!”一名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激动地说,“这次是‘虚隙’,下次呢?如果出现连他都无法应对的威胁,或者……如果他本身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我同意。”一名资深科学顾问推了推眼镜,“李琟的贡献无可否认,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理解他力量的本质。‘安全分离’或许风险巨大,但至少应该启动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寻找可能的替代方案或制衡手段。”
也有支持李琟的声音:“李琟至今为止的所有行动,都证明了他的心是向着重建文明的。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解决问题,我们却在背后讨论如何‘控制’他?这只会寒了英雄的心,也可能破坏我们与他之间宝贵的信任!”
“这不是信任问题,这是文明存续的风险管理!”反对者反驳,“我们不能感情用事!”
这些争论最终达成了一项妥协性决议:一方面,高度肯定李琟的功绩,给予他更高的权限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秘密启动一项名为“方舟”的计划,旨在不干扰李琟的前提下,尽可能独立地研究起源石碎片的力量原理,并探索非李琟依赖性的文明延续方案。这项计划被列为最高机密,仅有极少数人知晓。
李琟虽然疲惫,但对指挥部内部涌动的暗流并非毫无察觉。星种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出部分动向。但他没有点破,也没有时间去纠结这些。极北之行的消耗远超预期,他需要时间恢复。而且,“虚隙”的出现,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在专门为他准备的恢复室内,李琟看着星种整理的数据报告,缓缓开口:“星种,我们之前太乐观了。‘蔓延’或许只是这个星球旧疾的表征,‘噬星者’是免疫过激,而‘虚隙’……可能是更根本的创伤。”
“逻辑认同。”星种回应,“数据库对比显示,‘虚隙’相关技术,属于起源时代晚期,接近文明崩溃时期的禁忌研究范畴。那个时代的人类,似乎在绝望中试图触碰一些他们无法掌控的领域。”
“看来,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修复,还有清理祖先留下的‘遗产’。”李琟苦笑一下,“对了,赤岩据点那边,巴顿他们怎么样了?”
“巴顿领导层拒绝执行‘引导安抚’方案,并于三日前组织了一次对周边‘噬星者’群落的大规模清剿行动。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激怒了群落深处的变异母体。该母体展现出此前未记录的、能够分泌强效能量腐蚀孢子的能力,导致赤岩据点防御屏障受损严重,人员伤亡增加。目前处于僵持状态,巴顿再次向指挥部求援,但拒绝接受以‘引导’为前提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