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澜只当他又有什么话要交代,却见他递过来一张大红色的帖子,极为喜庆。不禁有些诧异,抬手接过,打开一看,却是左丞君家老夫人的寿宴之喜。
虞渊极为不自在地道:“这是君墨尘托我给你的,说是请你赏光一定要出席。”明明君家就能派个小厮送去帖子,却非要绕到自己这里,捎带着给她,他打得什么主意,真是再清楚不过了。虞渊颇为无奈,怎么身边竟是些乱点鸳鸯谱的好事之人?
魏澜摩挲着手中的帖子,分量及重,君家能给她下帖子,定然是因着帮君墨尘解了蛊毒的缘故,这样强大的世家,当朋友自然比做敌人要好得多。便爽快的应了:“劳烦侯爷转告,能被邀请,我深感荣幸,届时一定会准时前往。”
镇北侯府门外,车夫早已备好马车等候在侧,魏澜同魏衍上了车,疲倦地靠在软垫上,交换着一天的感受。
“老侯爷看着很严厉不好相处,没想到却是这么爽朗的人。而且,他懂的真不少,眼界也比徐……”徐恒的名字,真的不想再提,魏衍停了一下,接着道:“比那人开阔的多!胸襟也非长人能比。”回想着两人一天的交谈,他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对兵法谋略、排兵布阵之法,这老侯爷今日只是寥寥数语,确实一语中的,让人茅塞顿开。不禁有些期待,今后跟着他学习了。
魏澜听他滔滔不绝的诉说着,就像发现了新奇玩具的孩子,不觉有些心疼,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发,满是疼爱:“阿衍,既然你觉着他好,就跟他好好学学,等将来,我可都要指望你了!”
马车很快便回了永宁侯府。还未进门,周管家便远远迎了上来,说是宫中来了人,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魏澜忙进了中堂,里面果然侯着一人,是个身着宫服的嬷嬷,已是满脸不耐烦。魏澜渐渐走近,想起这人是宫中苏贵妃身旁的贴身心腹,大管事董嬷嬷。
想来是为着大侯府的事情而来。今日刚和虞渊提起,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她心中有了底,她步子也更加从容。
带着歉意,她笑盈盈地说道:“不知嬷嬷前来,有失远迎,还请嬷嬷见谅。”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像这样的奴才,若嫉恨起人来,暗中下的绊子多的是。
董嬷嬷有些不耐,见她态度和善,脸色这才缓了缓,行了礼,也笑了起来,“小郡主,娘娘让小的给您传个口谕。之前闹了些误会,尚书大人也很自责,想要给您些弥补,娘娘的意思,说让您搬去大侯府小住一段时间,也好给尚书大人一个解除误会的机会。”怕魏澜回绝,她忙又搬来尊大佛,“陛下说了,您与魏尚书乃同脉同宗,礼应相互照应,此事也算陛下的意思。”
魏澜思忖,只怕是躲不过了,若是拒绝,恐怕欺君罔上、蔑视陛下的帽子立刻会给自己扣下来。反正也避不了,她索性应了下来,便笑着道:“劳烦嬷嬷给娘娘回个话,魏澜定会谨遵懿旨,明日,便会前往叔父府中小住一段时日,不过,家弟阿衍,因为要为父母守制,每日需要进祠堂添香,所以还请娘娘看在他孝心一片的份上,准他留在府中。”若是阿衍也搬去了大侯府,每日勾心斗角,只怕会耽误他科考,还是让他在府中待着更好。
董嬷嬷想着,娘娘的目标主要在这个巧舌如簧的小郡主,至于那半大的孩子,量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便自作主张地帮主子拿了主意,回道:“既然如此,小世子便留在府中是了,娘娘善解人意,自然也会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