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的凡媒之所以能收入核心符篆,原因还在于柳寻那一段祝词,否则核心符篆对它根本不感兴趣。
柳寻思忖,桃源凡媒省去了繁文缛节,没有大操大办,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是否又是一桩善媒?
他触类旁通,便找寻一家三书六聘的媒约,看看是不是能收入核心符篆中。
朔谷城南,一个颇有威望的武者家中,三书六聘礼成后,又一对新人成婚,柳寻顾念魂庭中的符篆,发现真如他所想,成功将三书六聘之媒收了进去。
但三书六聘之媒一融入核心符篆,就往桃源凡媒中去,与之迅速融为了一体,那段桃源祝词完美地嵌入了这三书六聘之媒当中。
柳寻预想中的三道善媒只留下了两个。
一个是三书六聘之媒,吸收了桃源凡媒。
其实不难理解,没有大操大办的凡媒是普通人的婚约,实际上是三书六聘之媒的简化,也难怪会与之相融了。
另外一个则是冲喜之媒,相比之下稀有了一点。
大荒这种环境下,相信冲喜这一说法的并不多,柳寻能遇到也实属难得。
有了这两种善媒,柳寻对符篆稍作感悟,发现对姻缘道又有了新的体悟。
他有种感觉,若完整的媒妁之言符篆凝聚出来,必有什么蓬勃而发,虽不知是什么,但总归有好处就是了。
朔谷城寻不到合用的新媒,柳寻便继续前往他处。
土石城中,有恶少贪图少女美色,强掳成婚,并派媒婆告知少女家中之人,无聘书无聘礼,直接口头达成了一桩恶亲,此为纨绔之媒。
方照城,有晾衣妇人,姿态丰腴,邻人见之心痒难耐,久盼不能得,便托卖瓜之婆前去说劝,后终与之私通,此为出墙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