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美洲日不落 > 第543章 勋贵与投资

第543章 勋贵与投资(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勋贵与投资

勋贵与投资

一阵春雨洒向整个汉州大地,大地上,森林如海,山峰如塔,夹杂在青山之间的田野村落,就像是点缀在夜空中的繁星。

“汪汪!!”

“汪汪……”

几只瘦骨嶙峋的细腰猎犬正在追逐几只被驱赶出来的野兔,而在这些猎犬后面则是十几个骑在一看就很名贵大马上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时而挥舞手臂,时而高声畅谈,看起来对今天的打猎非常满意。

“汪汪”,最先叼着猎物回来的是一只花色的猎犬,猎犬嘴里的兔子,刚刚落下,就被专人收了起来,可能是因为抢的太快,所以它不断的朝那个抢它猎物的人吠叫,惹的周围人发出了一阵哄笑。

因为在工业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所谓的复制,其实就是对于工业最大的配合。

张少同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

“按照最近内阁那边的计划,以及前面几次对电力设施的投资,咱们未来肯定是以火力发电为止,而火力需要什么,当然是煤炭!!”

“当然,你要是真有这些,我也只能勉为其难的进去看看!!”

张少同还是有点不相信,毕竟有时候江台说话,也是很飘的,没准刚刚就是夸大了。

而对面的张少同则是犹豫了片刻后开口:

“老江,我有个办法,不知道你敢不敢??”

汉国的勋贵阶层的教育其实和那些暴发户的纸醉金迷,慈母败儿有很大的区别,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对教育的投入。

由于汉国实行统一教材,所以大部分实际学的都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复制人才”。

“还有他们那所谓的贵族,我呸,一群土包子,搞个舞会,撩个漂亮妞,还要被那帮人排挤,我看,这帮蠢货,早晚被上面开出去……”

所谓文,其实和外面那些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教什么。

“张兄也不想想这只野花是我花多少钱买的,足足花了这个数!!”

“也不知道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的有脑子,反正他们这次估计要发了,买了这么多煤炭股,还有煤矿,怎么看,都是要大发啊!!”

“哈哈,张兄过誉了,我这等玩物丧志之徒,干成什么样,自己最是清楚,你说我在咱们这个野场子装装样子,要是真上了台面,岂不是要将祖宗的脸都丢尽了,就算真的赢了,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直到现在,江台还在做着“地产有人接盘”的美梦。

张少同哪怕都不嫉妒了,但还是被对方的大手笔感到不甘,毕竟这个时候加入,已经晚了,总共就几个亿的煤炭盘子,早被这帮兰芳来的过江龙吃光了,哪还有他们的份。

“我对做官一向不感兴趣,其实我对于从商也不怎么感兴趣,无奈家里需要接班,只能放弃效仿唐伯虎的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换了一副市侩脸,还请马兄不要见谅!!”

一声特有的口头禅从江台口中冒出,整个人就像是陷入到了“纠结”当中,最后磨蹭半天给出一句:

“既然煤炭都被他们拿走了,那咱们想赚估计也赚不到了,算了,我还是想想怎么等他们赚到钱后,骗这帮土包子下注吧!!”

“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个煤炭,还有什么搞头??”

作为一个熟知江台故事的人,张少同至少见过他四次脚踏两条船,最后竟然没事,以至于每次见面他都要揶揄一下对方,来缓解一下同为男人的嫉妒。

这一次轮到张少同故作高深了。

就在张少同准备告辞回家的时候,背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以及伴随在声音里的马蹄声。

看着对面马背上的郭成雄手中露出的六字手势,张少同嘴角动了几下,最后笑着开口:

“郭少好排场,我看别说是咱们这个野场游猎,就是去年皇家的园猎,你这只野花,也足以博得一个好名次,甚至有可能干到魁首,到时候见了郭兄,岂不是要叫一声郭郎!!”

拨马回头,刚刚好看到刚刚骑马赶来的男爵子,昔日大名鼎鼎的“风流少爷”江台。

“一旦上面的计划公布,我敢肯定,煤炭一定涨,这帮兰芳佬,简直要赚死!!”

江台不以为然的回答。

“哈哈,那怎么可能,他们在一起有钱,也不可能这么有钱!!”

“你说,就他们这帮人,竟然也敢跟老子提那个价,也不怕被撑死……”

张少同眼神微振,很显然,他自己也被这个数字吓住了,要知道虽然汉国经济比前些年翻了几倍,但是也不可能把“十亿”当小钱。

“当然是真的,我和你说,你知道这帮人家伙这些年在西京股市投了多少钱吗??”

江台对于石油非常推崇,甚至他在几年前就买了大量石油公司的股票,后来借着涨价潮,狠狠的赚了一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就养成了“非内燃机领域不投”的习惯,所以在听到那些人大肆谈论要买煤炭股,甚至还要购买煤款的时候,他直接就炸了,当场就怼了起来。

“好一头畜生,如果我没有记错,总共才十五秒不到吧??”

“江台,你刚刚说那些兰芳家伙喜欢投资京股,是不是真的??”

“简直就是乱了纲常!!”

“郭少言重了,我若是可与李老板比,那才是贻笑大方呢!!”

这可是十亿华元,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汉国除去帝国大厦之外,最知名的大厦,之所以有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金环大厦地处西京商业的中心位置,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风水师说多了“龙穴”,这个金环大厦自从建成之后,生意一直好的不得了,就连附近的其他商业也跟着受益)

“马兄最近在秘书处干的怎么样,可有些眉目??”

而这些号称“世家”的勋贵则是以“文武德”来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家族的后辈。

再加上张家子嗣单薄,除了和张少同之外,最大的也才十四岁,且人数不多,在普通人家可算是“人丁兴旺”,但在以“多个儿子多个培养人选”的勋贵圈,可谓是“一脸败相”,甚至有人已经在推测张家“出圈”的时间了。

张少同将马拨到马重君身边,笑着询问对方的仕途,看起来很冒犯。

而一直在乱窜打听消息的张少同则是一个典型的“贵商”,虽然因为勋贵的身份,天不廉耻的在商字上加了一个“贵”字,但那只是他们家的无奈之举,毕竟他们张家就不是科举做官的料,唯一有希望在军界打出希望的二叔,也在美洲之战中牺牲,虽然换了一个将军的追封,但那到底是追封,而不是实封,给张家带来的表面利益永远大于实际意义。

(此时汉国股票市场总值近百亿)

“怎么,兰芳女子不如我西京女子美艳,你小子又色心难耐,跑了回来!!”

而这些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基础性,中等性人才,而这就是所谓的“公平教育”,最大的本质,而这种近乎“流水化”的教育也是大汉帝国之所以能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

“你说那帮人买了这么多煤炭,为什么不直接投资电力??”

而对于这些有人脉,有资源的勋贵来说,他们自然就可以不用接受这种流水线化教育,而可以选择所谓的素质教育。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