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他一生从未服人,可现在在军事上他对大帅敬佩不已,自认他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还有,当着我的面,已经指示刘元寿镇统,把能能听从自己的劝告,滕毓藻还是很高兴的,他很清楚,朝廷早就想要议和了,只是碍于他连战连捷,才迟迟没有提出。
此时得知洋人有议和打算,恐怕早就迫不及待,如果没有李鸿章的劝阻,估计早就会主动联系洋人了。
可让滕毓藻赶到不快的是,这件事朝廷竟然没有征求他这个唯一在前面为他们的江山浴血奋战的前锋军统帅的意见。
虽然滕毓藻相信,已经和他绑到一起的载漪,很快就会有密信传来,可心中还是对慈禧此举极为厌烦。
现在,载漪每十天就会有一封信,向他通报朝廷的情况,如果有特殊事情,还会随时来信,朝廷的大事小情,只要载漪知道的,他都了如指掌。
虽然滕毓藻对于这件事,面无表情地不置可否,可杨士骧还是敏锐滴看出滕毓藻的一丝不快。
再看卫靖海、刘长发,以及徐世昌,这几人已经脸现激愤之色,只是碍于滕毓藻没表明态度,卫靖海和刘长发并没出声。
杨士骧心中已经明白,滕毓藻对此事先并不知情,也就是说朝廷并没有征询滕毓藻的意见。
再联想到李鸿章再交代他将此事告知滕毓藻时的语气,杨士骧已经明白,李鸿章也有些无奈,可不说这件事,李鸿章后面的话就没法说出口了。
杨士骧苦笑着说,“大帅,莫非朝廷没有发来电报给大帅。”
对于杨士骧的发问,滕毓藻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出声,倒是徐世昌已经忍不住,愤愤说道。
“有道是,狡兔死鸟尽弓藏。”
“既然要议和,就再不需要大帅和前锋军了,朝廷自然不会征求前方拼死作战的将领的看法了。”
虽然徐世昌那句“狡兔死”的成语只说了半句,没有说出后面的“走狗烹”,估计是担心这句话有碍观瞻,很可能激起滕毓藻对朝廷的怒火,所以换成了“鸟尽弓藏”这句相对伤害性要小一些的成语。
有徐世昌先开口,刘长发也忍不住说道。
“大帅,既然朝廷那些脑满肠肥、尸位素餐的蠢货不仁,也就不要怪咱们不义了,干脆咱们就按兵不动,单等着洋鬼子向他们狮子大开口,索要赔款和割地,那时他们就会来求大帅了。”
卫靖海张张嘴,可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等着滕毓藻表态。
杨士骧略一思索,忽然笑了起来。
见徐世昌已经对他怒目而视,杨士骧忙说道。
“大帅休要动怒,其实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