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诸事
时间转眼已到了八月,这两个个月多月里,
永清,龙虎村,前锋军司令部。
中午的阳光,火辣辣的,无论照射在那里,到处都是白晃晃的一片,空气更是火热难耐,更主要的是,空气似乎是凝固了一般,竟然没有一丝风吹过。
此时,即便身处室内,也因为没有风,同样燥热难耐。
这个季节中,又是这样阳光明媚的天气,唯有树荫下,才是很好的纳凉之处。
司令部院中葡萄架下的阴凉处,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圆桌上摆着凉茶、酸梅汤等消暑饮料,甚至还有两大盘切好的冰镇西瓜。
围着圆桌而坐的有八个人,不仅有滕毓藻,还有卫靖海、杨士骧、徐世昌两人,其余四人很让人意外,竟然是以宁星普为首的周学熙、席立功和黄楚九。
另外,坐在滕毓藻身边的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圆脸,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这个微胖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
李经方在一月前就已经来到永清,经报请慈禧,以任命李经方为北洋通商大臣帮办,主要负责滕毓藻和列强沟通交涉事项。
徐世昌在两月前,也就是前锋军拿下廊坊不久,在洋人急迫要求进行议和谈判时,就被滕毓藻安排去了保定参与议和谈判事宜。
徐世昌和杨士骧是乘坐火车,在今早刚刚赶来永清。
宁星普和周学熙、席立功、黄楚九几人,是在接到滕毓藻急电后,在浦口会齐,经安徽、山东陆路一路急赶,昨晚在霸州只睡了小半晚,就连夜骑快马赶过来的,几乎就和杨士骧、徐世昌前后脚赶到永清。
刚刚吃过滕毓藻给他们举办的接风宴,此时他们一边在葡萄架下纳凉,一边听卫靖海和杨士骧向宁星普等人介绍前锋军收复京城、廊坊,以及围攻天津,还有议和的情况。
在滕毓藻率部赶回廊坊的当晚,就从在香河俘虏的联军中,挑选出英、美、法、德、日五国的战俘代表,各国都是一个上尉军官,通过喊话,将他们送进廊坊。
这五国,在廊坊内都有部队。
放这些人进入廊坊,是因为滕毓藻认为如果能让廊坊的残余联军主动投降,是最好的,这会在国内外造成更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参加入侵直隶的八国国内民众,会更具震撼力。
滕毓藻劝降的举动,招来刘十九、李金昱、潘金山,甚至还有卫靖海等人的一致反对,可滕毓藻还是坚持他的决定。
滕毓藻告诉那几个去劝降的俘虏,如果廊坊的残余联军拒绝投降,他就会在明天中开始展开对廊坊的总攻,一旦攻进廊坊,他不会接受一个俘虏。
只是俘虏放回去后,就一直渺无声息,倒是天津出援的联军在派可信人员亲往京城、香河、廊坊打探外,还要上海的刘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新任两广总督鹿传霖,以及安徽巡抚王之春、山东巡抚袁世凯,多方向洋人打探。
同时,还要滕毓藻将详情据折上报。
直到李鸿章、刘坤一、鹿传霖、张之洞先后来电祝贺国朝百年从未有过的这场大捷后,慈禧才终于敢相信这是真的。
据说,慈禧在确定这场大捷不是滕毓藻虚报战功,而是确实存在的后,把自己关在寝室中整整一天,谁去请见,慈禧都一概不见。
就是担心慈禧大喜之后出了什么问题的荣禄求见,慈禧也一样没有见他。
直到的议和添乱,张之洞急忙亲自赶来劝说,好说歹说了小半个时辰,才把百姓劝离。
这一消息,随即就被国内个大中城市包括转载,毫无意外滴,立刻就在让国人欢呼雀跃不已,一时间,各地的鞭炮都被抢购一空,个大中城市犹如过年般,鞭炮震天动地,昼夜不停。
各地民众众口一词,一至称颂滕毓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