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的战争威胁,虽然在民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可让人奇怪的是,不只是朝廷对于洋人的威胁豪无声息,就是引发列强强烈反应的滕毓藻,对于洋人的威胁,也不置一词。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时期开始,清国人就更愿意向英、德两国购买武器设备。
因此,法日两国更关心的是海关关税高低,以及合资办厂的详细规则。
至于荷兰公使克诺贝尔,则是代表荷兰和比利时,同滕毓藻交涉卢汉铁路的事情,他们还想继续建设这条铁路。
克诺贝尔的这一要求,自然被滕毓藻所拒绝,不过滕毓藻表示,他会负责偿还他们前期投入的资金。
对于这些公使们,滕毓藻都是热情接待,滕毓藻强调,只要这些人愿意付出那一千万的赔款,并在随后的议和谈判中,发挥出建设性作用,他都会欢迎他们参与直隶洋务推行之中。
其中对萨道义、贝娄和康格更是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欢迎。
尤其和康格的会谈,进行的更为友好,滕毓藻甚至还单独宴请了康格一次。
虽然滕毓藻同这些列强单独谈了什么,没人清楚,可滕毓藻这一次倒是痛快答应,他可以保证,在和谈期间,不再向天津的联军发起进攻。
在此期间,慈禧也终于起驾回京京。
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经过山西回京,而是出潼关,经河南回京。
虽然滕毓藻和英、法、德、美四国公使谈得很好,可并不意味在京城的议和谈判就会顺利进行,谈判依然十分艰难。
最先达成一致的,是关于战犯和祸首的问题。
双方仅仅争持了半天,就各退一步,双方都不再坚持追究要惩办相应人员,而是在合约中写明,双方会在仔细调查后,根据各国的法律,对相关人员给予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