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吏役则是裁撤各衙门冗肿的人员,精简办事队伍,提高效率。
至于停捐纳,自然就是停止卖官,让一些没有任何本事但是有钱的人,通过花钱晋身为官吏。
在法律方面,朝廷表示要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
最后,朝廷又提出筹蒙改制,提出要对蒙古“悉照内地改设行省”,以期加强边防。
应该说,这些改革举措,甚至比戊戌变法还要深入,如果真能切实实行下去,无疑对于这个国家是大有好处的。
可最关键的是,朝廷仅仅是公布了这些举措就再没了下文,这让滕毓藻看得不由有些目瞪口呆。
再忍忍了近一月后,见朝廷似乎是仅仅公布了这些改革政令就在没事了,滕毓藻终于忍无可忍,写了一份洋洋洒洒过万言的奏折。
滕毓藻在奏折中,首先强调他坚决支持朝廷革新变法的主张,同时也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主张。
比如,最关键的三条就是,,力赞滕毓藻。
甚至对维新改革最反对的一些读书人,也称赞滕毓藻这份奏折是老成谋国之言。
他们虽然依然还对维新变法感到不满,可对于滕毓藻要坚持国学的言论大为赞赏,甚至因为滕毓藻正式要把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要过的春节正式定为法定节日,这更让这些人对滕毓藻赞不绝口,这让他们也不得不对滕毓藻表示支持。
而最先对滕毓藻的建言表示支持的封疆大吏,依然是湖广总督张之洞,随着张之洞的发声,陆续又有地方督抚发文或者上奏折支持滕毓藻。
在越来越高涨的一边倒对滕毓藻表示支持声援的舆论声中,沉默了数天的的慈禧,终于发来电报,要滕毓藻立即赶去京城,面陈他的建言。
滕毓藻见到电报后,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京城,当着慈禧的面,同一众朝廷勋贵和重臣展开数小时的辩论后,不仅得到了以载漪为首的那些“祸首”们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了荣禄和王文韶的支持。
慈禧当即宣布,就依照滕毓藻的建言,在直隶先行试点维新,所有新法,只要不违国体,滕毓藻只要报备就可先行实施,如有疏漏不妥之处,也好及时纠正。
得到慈禧的首肯后,滕毓藻在当晚又急着赶回天津,经过精心筹备和准备后,在年初就在直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转眼已经过了半年,不仅直隶的新法改革已经完成并运行了数月,取得的成效也是喜人的,既然已经到了年中,总要总结一下经验,看看还有哪些不足,以便及时改进。
同时,对于分驻各地的部队情况,滕毓藻也有些不放心,在经过和卫靖海、李玉林、杨士骧、徐世昌、杨士琦等人的商议后,滕毓藻决定,召集直隶、山东军政所有相关人员在六月底,齐聚天津,听取相关汇报。
召开会议的地点就在新落成不久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府内,上午召开直隶、山东陆海军高级将领会议,下午召开直隶、山东军政联席会议。
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府,坐落于天津新城中央大街偏北的位置。
中央大街是天津新城最先建好的道路,不仅如此,按照滕毓藻的要求,黄楚九集中了所有能调动的施工队伍,甚至包括上海和广州的建筑施工人员,还有从国外聘请的设计师和监督人员,首先修建这条中央大街,以及剪两侧的相关建筑。
中央大街是长度暂时达到十里的一条贯穿南北的笔直大街,宽度五十米,中间建有十米宽的路篱草坪分隔带,道路两侧人行道两侧都已移栽了高大笔直的银杏数,路边还都树立起路灯杆。
整条大路全部用水泥铺就,宽阔平整,在十天前才刚刚交工,现在已经成为天津新城的标志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