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810章 九一八

第810章 九一八(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而赢家输家,差别会很大!”

司徒南拍了拍宋子文肩膀,语重心长叮嘱道。

自己做得已经够多了,也算对得起这个国家了。

如果像某个时空那样束手就擒,自甘被人宰割,那么这帮废物最好统统死了干净。

说完,出去和宋清峰玩耍去了。

……

上海,中国经济中心,交易所里那些人尤为敏感,也在评估大庆油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

各种观点都有,谁都不能忽略石油类相关企业的股票交易活跃起来了。

也有一些人偷偷抛售股票债券,买入黄金,顺便买个英国护照什么的。

如果走到南京路一带,无论是大银行大公司还是周边的咖啡馆舞厅,上海人越来越习惯于关注和讨论千里之外的“大事件”了。

前段时间山西和山西开发计划,就搅动上海金融市场,不少市民都购买晋煤集团的债券,掀起投资山西的热潮。

“去年经济危机,不少人跳黄浦江,上海不少工厂倒闭破产,好久没这般热闹了。”

张嘉璈走进市政府,参加经济会议,看见市长杨永泰,一边扬了扬新鲜出炉的晚报笑道。

走在他身边的是他妹妹、云裳服装公司的老板、女子银行的总裁——张幼仪,她衣服带有黑纱,脸色憔悴,有些强颜欢笑。

杨永泰点点头,与会的上海工商界人士也向张家兄妹打招呼。

“徐先生的事我听说了,请节哀,你多保重。”杨永泰惋惜道,安慰张幼仪。

张幼仪点点头,忍住心中的悲痛。

看了杨永泰一眼,知道他要去北方任职,便恭喜他。

“中国银行也会加大投资北方,希望和杨省长继续合作。”张嘉璈热情道。

“上海的情况不算好,真希望多留一会,现在只能尽量安排了。”杨永泰感慨道。

有些不舍,但一想起,自己马上要成为京津地区的一方大员了,又忍不住兴奋。

白崇禧那人不好对付,军方在北平的影响力很大……当务之急,还是要应付大庆油田那件事!

果然,武汉那边催得紧,第二天,杨永泰就乘坐火车北上。

同时,一批云裳服装公司紧急生产的羽绒军服也通过铁路运送到北方。

一时间,青浦铁路、京汉铁路南山北下,异常繁忙起来。

白崇禧频繁视察军营,通令北方军区加紧训练。

这天,他来到北平郊区一处弹药库,视察刚从武汉运来的“消毒水”,这是毒气弹!

来自美华化工公司在广西的化工厂,北部湾的盐化工产业做得很大,拥有成熟的氯化工技术,也能生产高级一点的神经毒气弹。

老家广西制造的产品白崇禧是信得过的,不过这些玩意还是太危险了,忍不住强调注意安全。

在实弹试验时,白崇禧看完花花绿绿的光化学武器,还看到了新型的燃烧弹。

炮弹过后,被击中的一小处山头尽是火海。

让白崇禧记忆深刻的是,这些威力下人的东西不仅装成炮弹,也装成航弹,通过飞机来投送。

“在使用燃烧弹上,我们经验还是浅,特意请教了南华的同行。他们偶尔(也可能是经常)用来对付那些不怕死的极端分子。”

王庚笑道。

北平不仅成了大军营,还成了大军火库,这让负责军备生产的他亚历山大。

好在他是个工作狂。

“有了他们,我们就不怕日本人出阴招了!”白崇禧高兴道。

日本人还没有闹事,长江、珠江、黄河、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神州大地一片洪泽。

长江流域最为严重,死了一万多人,受灾人口千万,经济损失难以估算,比前两年的中原大旱更严重。

宋子文下令各级政府全力救灾,财政部紧急拨款1亿元,食品、纺织、帐篷等生活日用品和救灾相关的产品热销。

军队参与救援,后勤部拨出1万吨各类物资,原本北上的列车都临时掉头,送到灾区。

这时候就是公众人物刷存在感,提高知名度的时机,宋美龄高调复出,担任救灾委员会主席。

空军侦查机密切关注灾区,拍了大量照片传回来。

长江上时不时飘过浸泡的尸体,还有那些捣毁的城市,村庄,淹没的农田等等,让人触目惊心。

看到这种景象,司徒南是唯一一个心理暗暗高兴的人!

当初劝宋子文疏浚长江,他还不情愿来着。如果不是自己坚持,损失和灾难会放大百倍呢?

况且经过工业化的这个国家,组织救灾、恢复生产能力远比那个时空强得多。

有时候,司徒南会想,中原大旱,长江大水,军阀混战,去上海抗击日本,背后被人狙击,(一边抗日一边被友军欺负拖后腿,这待遇并非某党的专利。)内忧外患,天灾**,好像也只能写日记激励自己了。

如果自己是物流公司的总裁,第一时间就去申请破产!

东北军虽然做了准备,时间一长,就放松了,反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关内的同行上,悄悄地沿着山海关布置防线。

到了九月一八号,关东军终于亮出了獠牙,在柳条湖上演了一出漂亮的“苦肉计”,然后挥军北上,进攻沈阳。

而此时,我们的张少帅居然在北平看梅兰芳唱戏,这是一场赈灾义演,为灾区筹款。

看戏不是目的,看到少帅身旁的赵四小姐了没?

她才是少帅眼中的主角。

过几天,赵老爷生日,张少帅不惜千里,跑了过来拜访老泰山,可谓情重。

戴春凤一直关注着沈阳的情况,军情局派他到沈阳做特使,就是监督东北军抗战。

苦艾那个老道士执掌情报部门多年,最近有意退休,来之前,他特意暗示戴春凤把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权力就在一步之遥!

戴春凤不能出错。

现在张作相也不在,杨宇霆也下乡看老爹了,东北军的头头们几乎都成了“隆不在”,只有副参谋长荣臻在,而荣臻居然下令不的抵抗。

听到城外的炮声,内线报告荣臻下令不抵抗,戴春凤心里暗暗叫苦,恨不能枪毙那个叛徒!

又大骂张学良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东北这帮土匪就是土匪,从上到下,没一个靠得住的,都是饭桶!

郭鬼子——郭松龄呢?

他跑到哪里去了?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