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玩市场,星期六,人气旺盛。
赵老三走在前面,背着手,一边走一边说:“你这人心太软,从法没有就搬出来了。”
赵老三示意没关系,他之前和宝珠商量过,这第一趟,单价上万块钱的东西不能再随便收了,因为要支起一家店,最少得几百件东西。
赵老三对常凤说,“我这侄女儿,最近刚入行,让她先看。”
宝珠拿起那青瓷的葫芦瓶,左右看了看,放下来,问着老三,“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实际上这话问的是常凤。
常凤看向赵老三,他们这行,其实一般货主不给断代,全靠自己的眼力。如果遇上新手不认识,或是东西没错看错朝代的,他们也就往往顺着对方,装着自己也看错。要是碰上内行,那更不能多说话了,他们还想从这内行的脸上分辨一下自己手上东西的价值。
但这闺女是赵老三领来的,常凤说:“这是明代龙泉窑青瓷的葫芦瓶。”
就见对面的女孩,把葫芦瓶放下,在瓶口的位置,摸了一圈,这手法倒像是内行,不过紧接着她就收回了手,坐得端正。显然剩下那几样东西没她感兴趣的,赵老三笑着说:“给个交行价?”
常凤有些惊讶,心里想着老三这么相信自己,都不自己上手看一下,说道:“这个是我2300收的,你要2600拿走。”
赵老三点头说好。
又一指旁边的宝珠说,“这样看东西太慢,你让这丫头到你后面去看看吧!”
内室其实经常也有客人来,和宝珠想的库房不一样,明窗净几,就是里面东西有点多,不像外面那么整洁,但淘宝哪里有嫌弃脏的。
宝珠蹲在地上,看好了东西就让平娃给她拿。
来之前,她和赵老三商量好,并不暴露自己有几分眼力,因为这东西没法和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