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辉光流转,新纪元已过百又三十六载春秋。刘镇东静坐于心镜显形余韵未消的知行书院,眉间九道本源印记与明心道果交相辉映。就在玄黄界逐渐领悟明心见性真谛时,一场触及认知本源的\"名相崩解\"骤然降临,将整个修行界拖入无名无相的混沌之境。
这日午夜,月华如水。知行书院内的弟子们在研读典籍时骇然发现,书页上的文字正在失去意义——\"道\"字化作青烟消散,\"法\"字凝成露珠蒸发,连最基本的修行术语都变成无意义的笔画堆砌。更可怕的是,这种消散不仅发生在书中,连人口中念出的道法真言都失去了应有的威力。
\"宗主,道名消散!\"执掌典籍传承的守经长老面色惨白地来报,手中古籍正在褪成白纸,\"子时三刻起,天地间一切道法名相开始崩解,有人因超越名相而顿悟,也有人因失去名相依托而道基崩裂!\"
崩解初现
最先遭遇危机的是以符箓着称的\"天符宗\"。宗主在绘制灵符时惊恐地发现,朱砂写就的符咒正在失去灵效。更可怕的是,这种失效并非灵气不足,而是符咒所代表的\"名相\"本身正在消散——一位长老精心绘制的\"雷符\",其\"雷\"之概念竟在天地间逐渐模糊。
\"立即停止所有道法讲授!\"刘镇东运转混沌道种,九道本源印记绽放清辉,\"此非灾劫,而是认知本源的自我超越!\"
然而危机远超预期。名相崩解如雪崩般蔓延,有修士因超越名相而直指大道本源,也有人因失去概念依托而神识混乱。最令人心惊的是,一些邪修开始研究\"盗名邪术\",企图窃取尚未消散的珍贵名相。
名相探源
刘镇东冒险踏入名相长河,在认知源头窥见一位正在解构名相的素衣学者。学者每解构一个名相,就有一类概念回归本源。
\"在下名无,执掌天地名相。\"学者转身,眸中映照万法空相,\"今日名相崩解,是为助贵界突破认知牢笼。\"
他展示的名相图谱上,玄黄界对概念的依赖确实形成严重桎梏。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桎梏正在阻碍修行者触及无言大道。
空有之争
名相崩解引发玄黄界空前震荡:
破名派主张顺应崩解,认为这是得证大道的契机;
固名派坚决要求修复名相,视此为文明根基的崩塌;
超名派则倡导在无名中寻求真知。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忘言台\"。一位破名派长老演示超越名相后的玄妙境界,其手段让在场修士匪夷所思;而一位固名派大能则泣诉千年道统面临的存亡危机。
无名之境
第五日,更深远的变化发生。随着名相持续崩解,一些修士开始进入\"无名之境\"。在这个境界中,万物回归最本真的状态,修行不再依赖术语概念,而是直指本源。一道横贯天际的无字真言显现: